注册

中国人最早喝酒在什么时候?古代喝的都是什么酒?


来源:凤凰网酒业

中国人的情感离不开酒,高兴了喝酒,不高兴也喝酒。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酒,喜事要喝酒,丧事也喝酒。“无酒不成席”,酒是催化剂,桌是能量源。

中国人的情感离不开酒,高兴了喝酒,不高兴也喝酒。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酒,喜事要喝酒,丧事也喝酒。“无酒不成席”,酒是催化剂,桌是能量源。在中国,酒是文化、礼仪、历史、风俗;最后酒酒归一,酒是关系,酒桌即中国。要论起中国人喝酒的资历,当仁不让应该是最老的一波。

“一壶浊酒喜相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历史学家一致认为,中国的谷物酿酒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酒的种类,尧舜禹三代时就有澄酒,又称“清酒”,是久酿后又滤去酒糟的米酒;还有醴酒,又称“醪糟”,是短期内酿成的连糟糯米酒;再有香酒,又称“鬯”,主要用香茅草加在米酒里浸泡的酒。这些酒,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浑浊!

以前,只有在正式场合才能喝到“干净的酒”

在元代以前,我国的酒都是发酵酒,度数最多不高过二十度,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米酒味道甘酸,但很是浑浊。米酒到宋代依然在民间流行,所谓“莫笑农家腊酒浑”说的就是这种酒。在那个时代,通常大家喝到的米酒是浑浊的,只有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用的酒,是需要过滤澄清的,这个工序叫做“缩酒”。但米酒虽经“缩酒”,依旧非常浑浊,所以想在西汉喝上清亮的酒是不可能的。

别相信电视剧,其实唐代的酒都是绿色的……

古装剧中饮酒的戏不少,但十饮九不对,总有如“自来水”般清澈的酒不合时宜地出现在镜头中。在《武媚娘传奇》第40集中,夜里皇上与侯君集一同喝酒吃肉,两人谈起共同带兵打仗的日子很是感慨,皇上还亲自为戴着手铐的侯君集倒酒。这时,您仔细看看,皇上给侯君集倒的酒那可真是比自来水还清澈啊!

事实上,唐人饮酒,最常见的是酒体颜色发绿的浊酒,即白居易诗中的“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把浊酒经过加热再过滤,可以得到更高级的烧酒,这种酒酒体偏红,唐人喜欢称之为“琥珀色”。唐代酿酒的大师中,最有名的是太宗的名臣魏征,他曾经将自酿的“酃渌”“翠涛”进献给皇帝,李世民很是喜爱,特地写诗为魏征的酒“做广告”:“酃渌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魏征酿的酒,是颜色偏绿的浊酒。所以,无论皇上怎样给侯君集倒酒,也不应该倒出清澈的酒来。

有个成语叫“玉液琼浆”,也就是用来形容唐代酒的颜色的。我国古代有清亮的白酒是后来的事了。

直到北宋以后,蒸馏酒才慢慢成为主流

北宋时期,辽国、金国、西夏等蛮族进入,带来了蒸馏酒。因为他们世代祖居北国的草原,气候严寒,环境恶劣,必须要喝高浓度的蒸馏酒才能保暖。到了元朝,蒙古族人完全统治中土后,蒸馏酒便成了所有酒类之首,这时清亮的白酒才成为人们常见的东西,也进了寻常百姓家。虽然明朝时又兴起了发酵酒,使得华夏传统的酿酒工艺得到发扬。但后来满清入关后,生于雪国的他们,对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更是情有独钟,因此入口辛辣、浑身发热的蒸馏酒又渐渐替代了香醇浓郁、后劲很足的发酵酒,成为了主流,直至今日。

酒是中华文明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一瓶一杯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饮品,更是中华历史文化的载体。让我们一起举杯,敬中华文明,敬热爱美酒的彼此!

本文来源:酒评网+蒲象生活

[责任编辑:张丹]

标签:米酒 喝酒

凤凰酒业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