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饮“务本”也是“君子”情怀
酒业
酒业 > 酒企风采 > 正文

品饮“务本”也是“君子”情怀

1987年,陈太平走进习酒,十年后依依不舍离开。三四十年来,他的品饮日常,几乎只喝习酒。陈太平说,爱上习酒,终生不离不弃。作为饮酒人,被温润醇厚的酱香折服,对习酒心生敬意,这种品饮者的价值观,不是浮于酒瓶的标签,而是深植于内心“固本思源”的真实表达。

陈太平家住赤水河边一个小山村,出生那年,他的叔叔进入习酒,随着时间推移,他听得最多的故事,是关于他的叔叔,喝得最多的也是习酒。陈太平熟知习酒“合天地之和”的酿造真谛,严守古法酿造传统,每一滴酒液都是天时、地利与匠心、匠艺的和鸣。曾为习酒酿造工人,端午制曲,重阳下沙,在陈太平心里,犹如《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的传统农耕,这是铁律。

酿酒如修德,贵在“守本”;饮酒如养生,贵在“务本”。陈太平认为,习酒对品质的执着,即不过分追求产量,亦不降低标准,如其《君品公约》中“敬畏天地”的誓言。所以,他的品饮从习水大曲到习酒,在香型转换过程中,只喝习酒成为最朴实的“务本”饮酒观,坚持“酒以成礼,过则败德”的准则,以“不为酒困”的周礼传承,传递了餐桌上的情绪价值。

饮一杯习酒,品得出山河情义。陈太平说,习酒,富含君子品格,值得人们珍重。透过习酒瓶身,自1992年溯赤水河源头立碑护源,到2023年启动护林员关爱行动,这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德,正是《孟子》“亲亲而仁民”的习酒注脚,如同《汉书》记载的“酒酤在官”的古制,将商业伦理化作绿水青山的守望。这便是传承“仁爱”思想的习酒,感恩源头反哺社会“崇道、务本”的本心。

习酒的美妙之处,在品饮者心里,已经由口腹之欲升华为精神修行。为什么好?如朱熹“醉而不乱为止”之言,如清华大学诠释梁启超《君子》演讲时强调的“动态道德实践”。当下,在数字化浪潮中坚守传统工艺,习酒以“知敬畏、懂感恩、怀怜悯、行谦让”的品格,书写着新时代“酒训”。

执杯细品,习酒之好,在于品质,在于品格。当我们举杯,饮下的是赤水河畔的天地灵气,是匠人指尖的温度,更是三千年酿造文明沉淀的生命智慧。这般酒中君子,足以让每个饮酒人都成为君子文化的传承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