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记录时代,经典润泽心灵。当一壶老酒遇见一出好戏,沉淀的不仅是岁月的醇香,更是民族的气节与文化的根脉。
9月13日,由中华酒独家冠名的CCTV-4《向经典致敬》栏目组,邀请电视剧《老酒馆》的编剧高满堂、导演刘江、主演陈宝国及冯恩鹤、冯雷、张可盈等主创团队成员,重访故事的诞生地大连东关街,重温这部精品作品的创作历程及拍摄过程中的难忘瞬间,照见一个时代的侠义与风骨。中华酒以匠心佳酿为载体,将这份文化底蕴与精神传承酿入时光,敬献世界。
以《老酒馆》为镜,照见时代风骨与艺术匠心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荧幕上一批追溯激情岁月、致敬英雄模范的电视剧随之涌现,“侠客义士”们的传奇故事轮番上演。《老酒馆》的故事也在这一年亮相荧屏,从一方酒馆出发,却延展至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这部经典电视剧以老掌柜陈怀海的命运为主线,串联起三教九流、英雄豪杰的众生相。剧中既有市井生活的烟火气,也有民族存亡关头的大义凛然;既有个人命运的沉浮,也有集体信仰的升华。
编剧高满堂在节目中表示:“我想好的作品,应该是像对生命一样,从它的婴儿时代到少年,一直到成熟,要把你的真情和血液完全倾注进去以后才能撒手。”这种创作态度,使得《老酒馆》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段灌注了生命力的历史。
导演刘江则用“有根儿的故事”定义这部作品:“它代表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每一个人物都是讲义的人,满载江湖侠义、人间正义、民族大义。”这种“义”的精神,正是《老酒馆》的灵魂所在。
饰演男主角陈怀海的演员陈宝国对剧中的一场离别戏感慨尤为深刻:“在这段父女关系里,他没有给过父爱,这是人生的缺憾,所以这场离别戏的分寸感很难拿捏,背后的功课要做很多很多。”
剧中人物无论是掌柜、酒客、侠士还是寻常百姓,皆在乱世中坚守道义、传递温情。而有血有肉的丰满人物群像、创新的伞状戏剧结构,以及隽永深厚、回味悠长、潜台词丰富的对白,更让这部年代传奇剧成为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艺术经典。
《老酒馆》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表达的创新,更在于它触动了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它让观众在一壶酒、一段故事、一个传奇中,看见民族的脊梁与时代的回响。正如陈宝国所言:“这是展现我们民族如此讲人情、讲道义、讲忠诚的一段故事,这么多年来走到哪儿,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都会有人提起《老酒馆》,真好。”
以中华酒为媒,传承文化根脉与民族精神
在许多观众心中,《老酒馆》起码值得看三遍:头一遍看人物和故事,山东老酒馆三教九流群英荟萃,品市井生活百态;第二遍看情怀和热血,鲜活的江湖情义和家国大义刻画出大写的中国人;第三遍则是看文化和格局,酒精神和酒文化中始终蕴藏着民族气节和时代精神。
正如艺术与美酒相伴相生,人的精神与酒的文化亦异曲同工。陈宝国在节目中指出:“这些故事传递出来的那一份酒德、酒品,都是剧作家通过对酒文化进行提炼,抒发中国人不可忘怀的这份德行。”正是这份源自文化深处的“德行”,让老酒馆和酒成为观众心中不可磨灭的文化载体。人们因缘际会,汇聚一堂,一杯美酒下肚,卸下心防,让素昧平生者成为惺惺相惜的知己,让深藏于心的家国情怀得以酣畅淋漓地抒发。
酒,是《老酒馆》的核心意象,亦是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华酒品牌诞生于1959年,多次亮相国际场合,以佳酿见证友谊,款待四方宾朋,于把盏言欢间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记忆。同时也秉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品位生活”的初心,融入百味人生,在无数个或平凡或重要的举杯瞬间,成为承载悲欢离合、表达敬意与热忱的情感载体。如同《老酒馆》中的那壶老酒,连通过去与现在,融合宏大叙事与市井烟火,最终将所有的情感与故事,都沉淀为历久弥香的共同记忆。
中华酒携手《向经典致敬》,不仅是对一部经典的礼赞,更是对一种精神、一个时代的致敬。通过节目,中华酒将剧中的酒精神、江湖义、民族魂,转化为可品、可感、可传承的文化体验,让海内外观众在酒香中感知文化的深度与温度。
经典之所以永流传,是因为它始终与时代同频、与人心共鸣。中华酒亦如此,以不懈的匠心追求、深厚的文化担当,让每一滴酒都成为岁月的见证、文化的沉淀。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