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营收239亿元,华润啤酒“啤白融合”战略走向新阶段
酒业
酒业 > 酒企风采 > 正文

上半年营收239亿元,华润啤酒“啤白融合”战略走向新阶段

8月19日,华润啤酒发布2025半年报。作为兼有中国啤、白两线知名品牌的国际型企业,作为身拥资本、渠道、人才……等诸多优势于一身的领头型企业,华润啤酒的双线发展模式也为中国酒业的发展提供了颇多参考价值。

在消费市场巨变、行业发展动能不足的当下,业内人士从华润啤酒高端化、融合化、多元化的阶段性成果以及为未来预铺的路径上,也得以一窥中国酒业可能演化的方向。

高端化仍有上升空间,次高端啤酒成搏杀重点?

8月19日,华润啤酒发布2025半年报。已辞任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的侯孝海在朋友圈上转发了华润啤酒的半年报业绩海报,并写下“我啤酒生涯的最后一张成绩单”。

此前的6月27日,华润啤酒发布公告,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决定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且不再担任董事会辖下财务委员会主席、执行委员会以及购股权总务委员会各自之成员。

这意味着,这个曾叱咤酒业数十年的风云人物,开始从华润啤酒“隐退”,而其辞任之时,恰逢华润啤酒完成2025年上半年市场工作之际,这不由得让人们对其最后一岗的业绩表现有诸多关注。

能让侯孝海为“啤酒生涯的最后一站”感觉欣慰,可见这张成绩单足够出色。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实现营收239.4亿元,同比增长0.8%;股东应占溢利为57.89亿元,同比增长23%;公司未计利息及税前盈利为76.91亿元,同比上升20.8%;公司毛利率为48.9%,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董事会宣派付中期股息每股0.46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4%。

啤酒业务是华润啤酒的重中之重,2025年上半年其实现啤酒销量约648.7万千升,同比上升2.2%,啤酒业务未经审计之营业额为231.61亿元,同比增长2.6%。

持续的高端化发展带动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0.4%,以及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节约,推动2025年上半年啤酒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至48.3%。

从产品层面来看,华润啤酒的高端化战略行之有效,2025年上半年公司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喜力、老雪、红爵的销量增长分别超过20%、70%和100%。

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对此颇为自信:“高端化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策略。特别是国际+国内品牌组合两条线……放眼整个行业,这项高端产品组合所具备的优势已持续数年,当下还没看到明显追得上的对手。”

在谈及未来高端化之路时,赵春武认为:“中国高端啤酒的天花板还很高!”

事实上,整个高端啤酒市场都在增容,带动啤酒企业高速发展。来自市场的讯息显示,近年来啤酒巨头都力图通过高端化来以价换量,以此走出啤酒业产能饱和后所造成的困局。

青岛啤酒在实施高端化战略后,其啤酒类产品的每千升收入,从2018年的3267元,增长到2023年的4172元。在这个过程中,青岛啤酒产量微降,均价高涨。

啤酒巨头普遍通过提高单位售价的方式,来应对产销量见顶的局面。

燕京啤酒上半年中,Q1和Q2的价格增速分别为3.47%和4.8%,2023 年 U8 体量已达到 53 万吨,同比增速超 36%。高端化的产品成为燕京营业收入企稳回升、利润增长的核心支撑。

在“高端啤酒天花板还很高”的理念之下,华润啤酒也加大开发高端新品力度。近期举办的华润啤酒业绩交流会现场,摆放了1L装的全麦5号、500毫升装的暴打柠檬风味拉格啤酒以及马口铁包装的垦十四新品。

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国内啤酒市场的高端化虽行之有效,但根据头部企业的年报显示,10元以上高档以及超高档产品的增速正在放缓乃至转负,8——10元、也有研报认为6——10元区间的次高档价格带正迎来新的增长空间。

事实上,喜力、红爵、老雪在今年上半年的市场表现,已经证明了次高档增速之高。

业内人士认为,一是价格细分化带来的重心迁移,高端化从10元以上的重心转移至次高档,这也将加速啤酒厂商淘汰低档产品,趋向中高档、次高档领域;二是整体消费呈现弱复苏,无力支撑向更高端迈进。

这就意味着,未来啤酒市场将更趋于价格细分化,而在细分趋势之下,啤酒厂商将重点捕捉既有上升潜能、又有较强利润空间的次高档产品领域。

力推百元产品,华润系白酒趋向“消费品化”?

啤酒行业的高端化已经迈进新的阶段,即进入到细分化时代,在维系“高端化”总体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区捕捉新的增长点;而白酒则呈现出与之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

作为观察行业的典型样板,华润啤酒的“啤、白融合”战略向来为人所称道。

2021年可被视为华润啤酒“啤、白融合”战略的重要起点,从这一年开始,华润啤酒通过持股或控股等方式,先后将山东景芝白酒、安徽金种子酒业、金沙酒业纳入麾下。

其中尤以2022年10月华润啤酒花费123亿元代价收购金沙酒业55.19%的股份最为大手笔,一则由于当时酱酒热尚未退去,二则在于金沙旗下的“摘要酒”已经成功跻身高端酱酒行列。    挟资本、人力、渠道之优势,外界也对华润啤酒运作白酒有了更多期待。彼时华润啤酒负责人也明确提出:要让白酒发展回归消费品逻辑。

业内就此解读:啤酒属于典型的快消品,而华润啤酒也拥有相较白酒企业更为完善的快消品运作经验与渠道,借重华润啤酒的规范化运作能力以及密布全国的渠道,华润啤酒理当拥有超越白酒企业的产品运作能力。

华润啤酒就此推出 “啤白融合”战略,那么在曾主导这一战略的侯孝海辞任之后,华润啤酒该如何推进啤、白业务?对这两线的战略定位是否也会进行调整?

面对外界询问,赵春武明确回复:“侯总带领华润啤酒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下一步是否会延续下去,外界很关注。我们在做‘十四五’战略回顾以及‘十五五’战略制定时,现任的管理团队和所有事业部,对于公司‘十五五’发展有高度共识,公司将延续‘十四五’战略,包括高端酒战略和增长是第一策略。”

2025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华润啤酒的白酒业务实现营业额7.81亿元,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2.18亿元。

赵春武面对外界疑问,坦承“啤、白双赋能效果未达预期,还有进一步挖掘和优化的空间。”

华润啤酒认为,经销商所售卖的产品档次、香型、价格,与经销商自身的渠道优势并不匹配。很显然,这种直接借用啤酒渠道资源来卖白酒的模式还处在“啤、白融合的浅层阶段”,其领导层也直言“未达预期”。

与此同时,针对白酒市场的调研显示,在现阶段受到政策影响、消费需求、情绪感染之下,各个白酒经销商都面临着去库存、少进货甚至于不进货、观望市场动向的阶段,若在这个特殊时刻把啤酒渠道资源做直接嫁接,其实并无益于白酒的发展。

企业给出的解决方法是——给客户兜底,解决他们的担忧。与此同时,开发真正市场所需求的产品。

按照此前华润啤酒对于白酒业务的规划:做成一支全国性高端白酒品牌、做大一支全国性高线光瓶酒品牌、做强几支有价值区域品牌。

但在高端白酒普遍承压的状况下,华润啤酒方面以更为灵活的姿态表示高端白酒的价格可以“随行就市”。

华润啤酒副总裁魏强表示,在其他一线名酒价格都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摘要作为高端酱酒,价格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我们希望摘要的价格不要跳档。但如果市场波动,我们也会波动。”

华润啤酒透露的信息显示,上半年其关注到普通大众酒、光瓶酒销量的增长。而且这些年真正能持续成长的也是百元价位带盒装酒和光瓶酒。

据此,华润啤酒团队上半年谋划推出100-200元价位的酱酒产品,很快还会上市一款光瓶酒,都将以金沙品牌为核心。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面向大众价位的产品策略,恰与此前数年华润啤酒方面提及的“白酒消费品化”相契合,也能与华润现有的渠道运作体系相契合。

“这表明华润啤酒更为务实的作风。”有经销商认为,华润啤酒并未将啤酒领域的“高端化”照搬到白酒领域,也并未在一线名酒普遍跌价的情况下去简单维持“摘要”的价格体系,而是依据白酒市场的实际情况而有所调整,这表明在切入白酒领域4年后,华润啤酒领导层的心态更为成熟。

啤酒在趋高之余更讲究切入细分领域,白酒同样切入细分领域,但是其针对的是大众化市场而非高端。不过在啤酒趋高与白酒价格下压这两级操作下,未来两者都更趋向于“消费品化”,也都更兼容于华润啤酒的现有渠道。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