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沃尔玛中国以“以人为本,科技赋能”为主题,首次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并在北京顺义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数字科技链馆集中展示了其以数智化驱动供应链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领先实践。沃尔玛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打造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实现了从商品采购到库存管理,从物流配送到门店运营全链路的智能化升级。展会期间,沃尔玛国际高级副总裁戴伯乐(Paul Dyck)出席了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国际商会举办的绿色农业论坛,分享了沃尔玛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战略思考。
沃尔玛中国亮相链博会
数智化供应链,重新定义零售效率
沃尔玛正通过智能技术的全面应用革新供应链发展,构建了覆盖预测、生产、仓储、配送、销售全链路的数智化供应链体系。通过“数据驱动决策-算法优化执行-数字反馈迭代”的优化闭环,沃尔玛持续提升供应链效率,打造更有价值感和优质的购物体验。
沃尔玛中国数智化供应链
这一智能供应链网络通过端到端的数字化改造,实现了从商品生产到终端消费的全链路智能化管理,其核心在于数字化中枢系统的高效协同。无论是日常销售或节假日高峰期,这套体系都能精准响应市场需求。目前,沃尔玛数智化供应链体系已全面覆盖所有物流中心、沃尔玛门店和山姆会员商店、多个区域履约中心,以及超过400个前置仓和云仓,每天高效处理着超过3000万件货物的流转。
沃尔玛中国整合供应链和科技高级副总裁邱涛表示:“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升级的手段,更是驱动商品精准营销、运营效率优化、全渠道无缝体验的关键引擎,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渠道一体化运营的驱动力。通过深度的系统集成和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我们为顾客和会员提供了更优质的商品和购物体验,实现沃尔玛‘为顾客和会员省钱,让他们生活得更好’的企业使命。”
智能预测与库存管理:精准决策的技术支撑
精准预测在供应链管理和购物体验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沃尔玛供应链的AI预测补货系统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天气变化、市场活动等几十项动态因子,构建了高精度的需求预测与补货模型。在前置仓和云仓环境中,系统自动生成的补货指令占比接近90%,显著提升了供应链响应效率。
大模型驱动的库存仿真系统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能力,可实时分析数万SKU在近千库存节点的销售表现,并通过仿真决策,智能预警滞销与断货风险。例如出现爆款商品时,系统会立即分析影响范围,给出最优库存方案,既保证有货又减少浪费。沃尔玛的智能决策平台借助大模型能力,用简单语言向管理人员解释复杂的库存数据,让决策更轻松。
全链路智能应用:从生产到配送的无缝协作
这些技术创新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卓越效果。例如,山姆会员总能购买到新鲜制作的瑞士卷,这得益于AI产量规划与烘焙工厂的精准协作;同样,沃尔玛顾客能享用到从国外工厂到门店全程保持冰鲜的进口牛肉,背后依靠的是全链路物联网的实时温控校准技术。
在履约执行层面,沃尔玛履约中台能够基于地址匹配、库存状态、包裹规格等多个关键参数,实时优化仓储选择和配送路径。在履约中心,配合智能分拣机器人的部署,整体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约两倍。
以山姆极速达业务为例,依托智能定位系统设备和实时仓配调控能力的协同作用,即使订单中涵盖常温、冷藏、冷冻等多种温层的商品,从商品拣货到打包的全流程也能在平均2分钟内完成,几乎全部订单在一小时内准时送达。仓库员工通过手持智能设备能够快速、精准定位商品位置;后台根据实时订单量灵活动态规划和调配配送资源,这一系列紧密衔接的保障机制确保了订单的“完美配送”履约能力。
全渠道矩阵: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基于强大的供应链技术支撑,沃尔玛提供着全面的购物选择。无论顾客和会员选择到实体门店选购,还是通过APP享受最快30分钟送达的“极速达”、“准时达”、“全城配”以及“全国配”,沃尔玛以多种时效和配送范围的全渠道矩阵,满足顾客和会员多样化需求。这源于沃尔玛对供应链各环节的精准规划和布局——从工厂生产到门店上架,从仓储管理到最后一公里配送,通过物流配送中心、履约中心、前置仓、云仓以及数百家门店组成的高效供应链网络,数字化赋能确保了商品流动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品质保障:从工厂到餐桌的全程守护
在运输和配送环节,沃尔玛供应链着重保障商品的品质与安全,特别关注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运用创新的温控管理技术,沃尔玛打造了“物理隔离 + 数据智能 + 可信追溯”的质量保障体系,精准控制温度,并可实现全程温度数据的记录回放。同时,温控预警系统能有效避免失温漏警情况,还降低了货损率,从而守护从工厂到餐桌的新鲜与安全。
在终端门店销售层面,通过数字化革新,收货系统操作流程被压缩至5个步骤并在1分钟内完成,库存调整仅需3步操作。智能陈列系统与全店电子价签的协同配合,保障新品能够在24小时内完成上架,大大提升了门店运营效率,并让顾客和会员及时享受到更新鲜的商品。
协同共赢:构建高效供应链生态
在持续提升自身供应链体系效率的同时,过去两年,沃尔玛建立了“联合预测-产能协同-平台化管理”的数字化协同体系,与试点供应商共同优化准时送货率和库存周转效率,通过创新的“共识计划”数字化管理模式驱动提升新品有货率,推动销售大幅增长。在供应链敏捷响应能力建设方面,数字化预测协同机制确保了快速响应速度,特别在中秋、春节等高峰节点的需求应对上表现突出。这些成果为全面构建更具韧性、更高效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减塑降碳,构建可持续供应链生态
戴伯乐出席绿色农业论坛时强调,沃尔玛正积极向“可再生型”公司转型,将人与自然置于业务发展核心。他指出:“沃尔玛所服务的社区与顾客,期待我们以可持续方式运营——不仅要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逆转生态退化趋势,更要守护未来发展的核心资源。为此,沃尔玛一直携手全球供应商,继续聚焦气候行动、生态保护与全链路的废弃物管理三大关键领域,持续为业务增长与社区繁荣创造共享价值。”
沃尔玛国际高级副总裁戴伯乐(Paul Dyck)发表演讲
沃尔玛中国通过绿色运输、减少原生塑料使用、以及开发更多再生塑料的物流包装应用场景等举措,逐步迈向“科技减碳”与“循环经济”的深度融合。新能源车队的规模化应用成为沃尔玛中国“科技减碳”的关键举措。
山姆在九个月内高效实现45%的城市运输电动化改造,通过专属运输管理系统实现新能源车辆的精细化管理。预计到2025年底,这一绿色运力将覆盖90%以上的山姆城市配送场景。与此同时,车辆装载方案优化和新能源车的使用,已在两年间累计节省16%的燃油费用支出。
在塑料污染治理的前沿,沃尔玛正在努力构建储运物流链路的循环经济生态。在减少原生塑料使用方面,可循环绑带已应用于短途运输场景,而厚度仅12微米的超薄缠绕膜也将在年底全面应用于国内的长途运输场景。与此同时,沃尔玛也正与缠绕膜供应商合作开发“PCR再生塑料缠绕膜闭环回收项目”,旨在实现废弃缠绕膜在沃尔玛中国体系内的再生利用闭环,进一步深化减塑行动。
这场绿色实践正在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除了在自有体系内试点和推广,沃尔玛也计划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储运物流供应商评价体系,激励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建绿色供应链,从绿色发展的机遇中创造“共享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