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上市酒企相继发布人事调整公告,引发行业关注。业内人士表示,酒企高管调整的频次增加,核心动因在于业绩增长的现实压力。
多家酒企高管变动
7月3日,安徽金种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种子酒”)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总经理何秀侠因工作调整,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及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何秀侠不在公司及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在何秀侠“执掌”金种子酒的近三年时间里,公司业绩仍未扭亏为盈。不过公司在渠道突破方面成绩显著。同时,公司引入了数字化工具以提升管理效率,有效减少了窜货、价盘混乱等问题。
7月2日,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洋河股份”)发布公告称,因工作调整,张联东申请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其他职务;6月25日,宿迁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一则人事任免公告显示,杨卫国被正式免去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此前,在洋河股份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张联东表示,洋河股份过去20多年高速发展积累的经验,如今或许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公司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方法与路径。
啤酒行业巨头同样发生了重要人事变更。6月27日下午,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啤酒”)发布公告称,侯孝海因有意投入更多时间于个人安排,而决定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且不再担任董事会辖下财务委员会主席,执行委员会、购股权总务委员会成员。据了解,侯孝海曾在华润啤酒工作近25年,掌舵9年多,经历了公司发展的各个阶段,并主导了多项重大战略决策。
助力酒企穿越周期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已有近30家酒企宣布高管调整。
中国酒业协会市场专业委员会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利润率有所减少的酒类生产企业占比高达59.7%。同时,50.9%的企业营业额下滑,客户数与客单价减少是主因。此外,政策调整、消费谨慎情绪和成本上升的影响凸显,行业整体承压。
以白酒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白酒产量103.2万千升,同比下降7.3%。《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白酒行业正处于“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头部企业优势持续扩大,消费场景与价格体系面临重构。
浙商证券研报显示,酒企在弱周期阶段进行密集的人事调整,主要系为了应对新的发展周期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新的高层上任或将带来新思路、新战术,推动执行效率的提升,助力酒企穿越周期,实现较优增长。
酒业高管频繁变动的背后,是行业从高速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政策调整、消费代际更替与存量博弈的多重压力,酒企正通过管理团队的更迭与战略聚焦,试图在深度调整期中寻找破局之道。可以预见,随着新晋领导团队战略调整逐步落地,酒业将在“收缩与聚焦”中完成新一轮的生态重构。这场调整“阵痛”过后,酒业有望迎来更为健康的产业生态与更为清晰的竞争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