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盲盒”、“瓶盖掏钱”,老村长一直坚持的土味营销最近又翻红了
酒业
酒业 > 酒业风云 > 正文

“现金盲盒”、“瓶盖掏钱”,老村长一直坚持的土味营销最近又翻红了

经常喝酒的朋友都知道,当你想讲点什么又语塞时,一句 “都在酒里了” 就能兜底。酒这东西,天生就是个容器 —— 装乾坤,装江湖,装人情世故,还装钱。对,就是人民币。

图片

最近,从老村长白酒瓶盖里 “抠钱” 成了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拧开瓶盖发现酒倒不出来,伸手一摸,初极狭才半指,抠个十几下突然摸到纸团,展开一看,皱巴巴的 5 块、50 块甚至 100 块就躺在里面 —— 购买力一点不打折。

“老村长酒真有钱吗?” 这问题直接冲上热搜。答案是真有!评论区早炸锅了:“多少年前我就中过!” 还有网友说中过美金 —— 没瞎说,十几年前老村长确实往瓶盖里塞过 1 美元,实打实的 US dollar。

图片

在这个优惠要算满减、好评才给返现的年代,直接往瓶里塞钱的操作,看着既先锋又复古。用石家庄 “哲学家” 的话说:“痛快!就喜欢你这脾气!” 更绝的是,这事老村长居然干了这么多年,年轻网友见了直接唱《征服》—— 但你猜怎么着?往瓶里塞钱,只是老村长营销 Play 的冰山一角。

往瓶里塞钱?这只是老村长的基础操作

你见过龙吗?不一定。但你或你身边肯定有人在老村长里见过钱 —— 这已经成了社交谈资。现在全国网友都在晒 “抠钱” 视频:

图片

20 块钱的【谷色谷香】常开出 5 块,喝一口直接 “回本”;

图片

35 块的【美时美刻】开出 50 块是常事,要是抠出 100 块,拍个视频点赞直接奔几万;

图片

瓶盖塞不下 1000 块现金?那就塞代金券!有人拿券换了一车库年货,有人直接在小卖部折现。

图片

老村长是光瓶酒,没包装、拧开就喝,实惠到骨子里。就这么个小瓶盖,塞张人民币进去,反差感直接拉满。有网友说:“老村长这波营销太内卷了!”

内卷?没毛病 —— 钱真是卷着塞的。有人开一箱酒,掏出一地钱卷儿,那密密麻麻的 “1” 字,堪比成都春熙路的人流。这种反差带来的惊喜,就像卖旧书翻出 50 块书签、洗裤子摸出零花钱 —— 在消费情绪下沉的年代,这惊喜比金子还金贵。

图片

但要说内卷,老村长的奖品体系才叫卷成天津大麻花:

图片

奖券能换洗衣机、电饭锅、电热壶,李白要是活在现在,《将进酒》得改成 “呼儿将出换美酒,换完洗衣机换折叠车”;

图片

有人加 50 块换 32 寸电视,加 100 块换电动车,加 30 块换罗西尼手表,加 300 块换天王表;

图片

贵金属也安排上:千足金条、纯银条,有人拿银条去打手镯,纯度高到加工店抢着收;

图片

时髦货也不缺,有人开出过 iwatch,网友调侃 “回老家发现村长学英语了”。

图片

国内白酒营销卷成八角笼,但像老村长这样直接、接地气还坚持这么久的,独一份。

这种"万物皆可兑"的策略,让每一瓶老村长都像是一个盲盒,消费者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会开出什么惊喜。有消费者调侃:"买老村长就像在玩现实版《动物森友会》,永远有意外的收获。"

喝懂老村长,就喝懂了 6 亿人的基本盘

有人不懂:现在都扫码支付了,瓶盖上贴个二维码很难吗?网友一句话点破:2025 年我国 65 岁以上老人 2.2 亿,农村人口 4.6 亿,这拨人里多少玩不转智能手机的?

图片

对这庞大又沉默的基本盘来说,“快即是慢,少即是多”。越原始的手段越高效 —— 你跟大爷说扫码兑奖,他可能觉得你骗钱;但摸到实实在在的纸币,他当场就能信。

图片

这招为啥有效?因为老村长把 “接地气” 刻进了 DNA:

买酒的多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劳动力,白酒本是 “挤占” 家庭开支的消费,但开出 5 块钱能让孩子高兴,开出 50 块能让老婆笑脸,开出洗衣机全家都乐呵 —— 这哪是喝酒?这是给生活加彩蛋!

渠道铺得比谁都深:别的酒铺到乡镇就牛了,老村长直接铺到村。2000 年搞 “县乡村三通工程”,业务员拉着酒箱进自然村,连 32 户的小村子都有兑奖点,渠道密得像毛细血管。老村长将产品铺到了中国最基层的零售终端,真正实现了"千村万店"的布局。

图片

这种深度下沉的渠道策略,让老村长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建立了难以撼动的优势。一位经销商透露:"在一些偏远乡村,可能买不到茅台,但一定能找到老村长。"

促销玩的是 “区域定制”,东北天冷就送暖水壶,江浙多工厂就推电动车兑换,甚至出现过 “本・拉登打火机” 这种魔幻奖品 —— 大概率是区域经理的 “神来之笔”。有业内人士评价:"老村长把'地推'做到了极致,他们比当地人都了解当地人要什么。"

老村长从 2001 年成立就没想走高端:不讲故事,不拼文化,就做平民酒。千禧年请范伟喊出 “便宜搂搜味儿贼牛”,后来赞助《乡村爱情》1-7 部,喊出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再到 2009 年拍 “进城 - 打拼” 广告,每一步都踩在城市化进程的节点上。

图片

2017 年之前,老村长年销干到 60 亿,成了中国销量最大的白酒。后来虽因纯粮争议和市场变化营收下滑,但这两年靠赞助喜剧综艺 + 瓶盖兑奖,又在抖音翻红了。

当扫码红包在作死,老村长的土招教会我们什么?

扫码红包正在演变成价格屠杀:洋河海之蓝因红包泛滥,终端价从 128 元跌到 95 元,批发价倒挂让经销商无利可图;某川酒品牌靠扫码冲量,结果终端价腰斩,只能靠团购续命。更可怕的是恶意套现:职业羊毛党用 "扫码器" 批量刷红包,2024 年白酒扫码作弊率超 35%,低价抛货的开盖酒挤满批发市场。

金徽酒业曾因扫码系统崩溃登上热搜:红包发放延迟、领不到的投诉刷屏,品牌口碑一夜崩塌,股价暴跌 40%。消费者如今买酒先问 "有没有红包",忘了品鉴酒体 —— 当茅台从不玩扫码时,沉迷红包的品牌正在告诉消费者:"我的酒不值钱,得靠红包促销"。

现在的老村长,早不是一瓶酒那么简单。知乎高赞说:“它的死忠粉是广大普通劳动者,没有老村长,他们会找老镇长。”

这话扎心却真实:在电子厂宿舍,工友聚餐必点老村长,不为多好喝,就为期待抠出钱的那一刻;在县城小餐馆,一桌人轮流摸瓶盖,成了饭桌上的保留节目;甚至有不喝酒的年轻人,为了体验 “抠钱惊喜” 买酒拍视频 —— 这哪是营销?这是把消费变成了集体仪式。

从 70 年代光瓶酒拼口感,到 90 年代名酒拼品牌,再到现在高端酒拼文化,老村长始终守着自己的基本盘:不玩虚的,不搞概念,就用 “瓶里塞钱 + 渠道到村 + 土味营销” 三板斧,在 6 亿人的市场里扎下根。

有人说老村长的时代过去了,但看看抖音上每天几万条 “抠钱视频”,看看小卖部里堆成山的兑奖洗衣机,你会发现:当其他品牌在琢磨怎么 “教育市场” 时,老村长早就用最朴素的方式,把自己酿成了一代人的生活印记。

毕竟在这片土地上,能让大爷大妈摸到真钱的营销,永远比花里胡哨的套路更得人心。老村长装在瓶里的,何止是酒?分明是对生活最实在的慰藉 ——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都在酒里了,钱也在,日子也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