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有清香月有阴 ——习酒的老酒养成秘笈
酒业
酒业 > 酒企风采 > 正文

花有清香月有阴 ——习酒的老酒养成秘笈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糵,君子以厚,小人以薄。以这句出自《礼记·礼运》的话解读,酒的君子之品,当以醇厚丰满为尚。而酒的醇厚丰满,虽可来自于酿酒的原料和酿造的技艺,但更多来自于陈储过程。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说浓烈的烧酒可驱寒、消滞,藏至十年,便如“光棍做久,便无火气,殊可交也”。因为烧酒的陈储,亦如人之修为,既仰赖天赋,也须阅世人间。

习酒的君子品质,也有这样一段陈储修为的历程。然而既然以“君子之品”自喻,习酒的陈储,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笔者与习酒的相关专家交流,他说酱香酒的陈储过程大同小异,言辞何其谦逊。但深入交流并实地研学之后,发现习酒的陈储,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工作更加精细,在常人不经意的地方,发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神奇变化。苏轼读书写文,常常自比随物赋形,行乎其所当行,止乎其不得不止。这是饱读诗书后的厚积薄发,信笔挥洒便是山水形胜,自然天成,不着苦力。而我们所品尝到的习酒的君子品格,也得益于自然天成、不着苦力的过程。

确如习酒的相关专家所言,酱香型白酒的陈储,随着年份的增长,在理化指标上,有一条动态变化的曲线,水和酒分子的缔合之外,原酒中的酸、醛、醇、酮、脂等呈色、呈香、呈味的微量物质,会发生特定的物理、化学变化。当然这些变化,也会体现在感官可品鉴的细微处。习酒的原酒陈储管理,第一步,便是把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的原酒,精细分类,并实时监测这些不同原酒在不同年份的变化动态。

一般来讲,酱香型原酒的陈储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陈储3年之内,低沸点、强刺激的微量物质,通过陶坛的微氧循环析出后,爆辣感降低,酱香风味凸显;3-8年之间,酸类、醇类持续酯化,酒体微黄,醇厚度明显提升,而水和酒分子缔合度提高,酒体更加柔顺。8-15年间,原酒陈储变化持续深化,观色呈黄中带翠的琥珀色,香味更加优雅细腻,陈香、焦香、坚果香、花果香之外,习酒又发现了更多复杂香味物质,其中就包括深得消费者青睐的花蜜香。这便是习酒在原酒陈储的过程中,于不经意处的发现。而这不经意的发现,既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着力强为,而是因为更加精细化的管理,顺其自然得来。

这种不经意的发现,首先得益于习酒原酒贮存管理。习酒的原酒贮存,依托生态自然的优势资源,采用多种贮存方式。贮存容器以陶坛为主、不锈钢罐为辅,坛罐连用的方式,适用于不同原酒的贮存需要。贮存管理大致有4道工序、22个环节,贮期不低于3年。近年来随着企业产能扩张,习酒也在不断优化贮存工序,譬如分级贮存的陈储策略。因为公司原酒库容的不断增加,而对库区新酒贮存、盘勾贮存、老酒贮存等库区功能定位,采取“定库区、定坛罐、定轮次”的基酒贮存方式,防止不同基酒的相互影响,以保证基酒种类的多样性和质量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之上,习酒每年又封存10%-20%的基酒,做为老酒资源储备,同时也作老酒陈储的科研跟踪。

于不经意处的发现,也得益于习酒对贮存老酒机理的研究。习酒的老酒贮存科研工作者通过感官、理化、风味三个维度着手,对1-15年之间的原酒,进行了精细化的跟踪对比研究:观色变化跟踪对比40年,从晶亮透明,到温润微黄,到黄中带翠,再到琥珀浓色;感官滋味跟踪对比15年,从酱香突出、醇厚丰满,到酱香幽雅、圆润柔顺,再到陈香丰富、圆润细腻;理化指标跟踪对比40年,酸、醛、醇、脂、酚类、酮类、吡嗪类、呋喃类、硫化物类等风味成分含量变化,以及香气贡献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等等。

所以,当习酒这些于不经意处的发现,应用于酒体设计时,习酒的层次丰富、诸香和谐,就变得各有来处。尤其是习酒的花蜜香、酱香的丰满协调,虽然不着苦力,但也是在常人常规管理贮存原酒的基础上,多了一分用心,也多了一份巧劲儿,虽然自然天成,但也是洗尽铅华。

酒之醇厚丰满,犹如人之温柔敦厚。礼之于人,是阅世走人间的修为;藏之于酒,也不是沉睡神功,而是静故了群动的动静有则,是咸酸杂众好的至味之永。这便是习酒原酒贮存的故事,去掉火气,换以敦厚。

(作者简介:程万松,资深酒业媒体人,白酒一级品酒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