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白酒产业步入新一轮调整期,产业内部面临着多重压力。产能不断攀升,需求逐渐放缓;产区政府面临经济指标增长的压力,产业却呈现下行态势;渠道商数量日益减少,渠道库存却持续增加;名酒出厂价与市场价格倒挂……众多矛盾之下,作为酒业的领头羊和风向标,头部名酒企业如何看待这一轮调整期?站在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头部企业又采取了哪些应对之策?
酒业家综合头部酒企经销商大会、中国国际酒业发展大会、企业市场工作会及近期市场动作,整理成文,以供读者参考。
茅台
对调整期的看法:
在近期举办的中国国际酒业发展论坛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指出,当前正面临的新一轮调整,本质上是时代进步催生的消费变革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动能转换。
此前,在贵州茅台酒2024年半年市场工作会上,茅台方面也曾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生物科技、数字科技、新能源等新三元产业正在逐步兴起,将带来更多的新业态、新场景、新需求,将为白酒消费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三期叠加 ”复杂市场形势下,解决供需适配痛点问题的转型势在必行,应主动向“新商务”转型,做好“三个转型”,即客群转型、场景转型、服务转型。
调整期应对措施:
茅台在多场会议、活动中都曾表示,要继续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发展策略,重点推进、落实“三个转型”。同时以解决供需适配为重点,重视飞天价格的稳定,加大市场费用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并在投放量上实现略增。从渠道、产品、服务三个方面适配消费形势。
在产品层面,将调整飞天53度500ml茅台酒、珍品茅台酒、飞天53度1000ml茅台酒等产品投放量,通过非标投放增加实现业绩增长,公斤装飞天继续深挖即饮场景。在文化与文创产品上将以文化产品为主力;在精品、珍品以及陈年酒方面,将按照“一品一策”的思路进行运作。
在市场层面,聚焦产品、渠道、品牌、终端四个方面,并从“时间、产品、渠道、区域(国内)、空间(国际)”等五个量比关系出发,进行茅台酒的市场运作。更加重视渠道和经销商,构建“相互协同、相互补位、互利共赢”的渠道生态。通过自营体系加强统筹平衡协调作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社会经销体系充分发挥触达广、触达精准、转化有效的优势,不断提升协同力。
五粮液
对调整期的看法:
在五粮液第二十八届1218共商共建共享大会上,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表示当前,白酒行业低价位增量竞争、中价位存量竞争、高价位缩量竞争的发展特征明显,对五粮液而言,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白酒产业是价值驱动的长周期产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底层逻辑、市场逻辑、价值逻辑没有改变,持续向优势产区、优势企业、优势品牌集中的趋势没有改变。
调整期应对措施:
在上述会议上,五粮液将2025年定义为“营销执行提升年”,深化“稳价格、抓动销、提费效、转作风”十二字营销方针,以提升五粮液品牌价值为核心,持续用力强化产品动销、渠道优化、服务能力,推动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双提升。
在产品层面,加大力度抓好产品量价平衡,统筹规划第八代五粮液运营策略,优化费用投放,力争在“两个破除”上取得实质进展:一方面破除经销商盈利的问题,另一方面破除千元价位段竞品纠缠的问题,既要稳价格也要抢份额,全面实施“一地一策、一商一策”,强化39度五粮液、1618五粮液与第八代五粮液的战术协同,全力打造经典五粮液样板市场。
在市场层面,酒业家获悉,五粮液开启全面改革。加强渠道管控,于1月初打响旺季停货第一枪,要求按统一规则调减传统渠道配额,减量部分转由新成立的专营公司承接,以直销形式开拓团购销量;撤销五品部,成立销售公司,下设9个部门,囊括品牌运营、数字化营销、海外拓展等战略职能,以缩短决策流程,高效应对市场变化;成立经销商持股的专营公司,对接新渠道、新场景、新需求。
泸州老窖
对调整期的看法:
在近期举办的中国国际酒业发展大会上,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表示,2025年,将会是中国白酒行业继1998年之后的一个超级转折点。这期间最显著的是供求关系的变化,1998年是白酒产能不足带来的供小于求,到2025年已经是供大于求了。从2025年开始,整个中国酒业将进入消费者时代。
调整期应对措施:
在泸州老窖2025年核心经销客户会议上,泸州老窖将2025年定义为“数字化落地年”,围绕“数字落地、机制创新、精耕突破、全面攻坚”的年度营销主题,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强调开瓶,即有开瓶才有配额增长和进货的权利,没有开瓶就没有配额,通过配额制度优化进一步推动终端动销和数字化营销的结合。
在市场及营销层面,要从“供”的思维转向消费者思维,实现从“左侧策略”到“右侧策略”的转变;抓住产品低度化、消费年轻化、体验场景化,瞄准Z世代,扩容跨界场景,打造轻生活、轻社交的白酒消费新范式。同时,坚持“销售为王”,提出围绕从上升市场到下降市场、从渠道思维到消费者思维、从数量思维到利润思维、从促销思维到情绪价值创造思维、从放任思维到管服思维、从习惯思维到年轻人思维的“六大转变”。
汾酒
对调整期的看法:
在汾酒2024全球经销商大会上,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指出,酒业不是流行产业而是恒星产业。中国白酒行业更是恒星产业,稳健经营是中国白酒的根本规律。增量时代数量制胜,缩量时代品质致胜。缩量时代向名产区、名牌、高品质集中的趋势明显,良币驱逐劣币,白酒产业结构性调整还远远没有结束,对于名产区、名酒、高品质产品而言,仍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调整期应对措施:
在2024汾酒全球经销商大会上,汾酒方面指出应全要素突破、高质量发展。更强调市场稳健,“稳健压倒一切”。
产品层面,实行“弹性营销模式”,做好品牌价值提升,坚定三大品牌协同发展,汾酒四大单品“四轮驱动”的产品统筹策略。计划在未来2-3年间,打造4个百亿大单品,即玻汾、青花20、老白汾、青花30。同时,推出青花26填补汾酒现有产品线空白,推动老白汾的全国化。
市场营销层面,继续大力推行汾享礼遇,强化渠道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坚持稳中求进的营销总基调,通过数字化开瓶增长模式、数字化控盘分利模式、数字化费用管控模式和监管数字化模型应用,确保客户利润水平和市场良性发展。
郎酒
对调整期的看法:
在近期举办的中国国际酒业发展大会上,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表示,中国白酒总量达到当前规模后,质量比增长更重要。市场内卷客观存在,如果继续高歌猛进、大跃进,库存还会有更多问题出现,因此行业需要慢下来。同时,市场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名酒厂和其他酒企都在下沉,过去的大商主义可能消化。传统经销商,如果不改变思想可能走到尽头,名酒厂也要改变思想,与经销商一起深入到乡镇,深入到现场,为消费者服务。只想赚消费者钱,不想为消费者服务,未来将失去市场。名酒厂要为消费者服务,利他主义,是穿越周期很重要的法宝。
调整期应对措施:
在2025年郎酒全国经销商大会上,郎酒方面以“强壮、稳健、增长”定调2025年战略总纲,用“思想、团队、产品”三大升级重构竞争内核,以“战略性+经营性”双增长引擎驱动厂商共同体穿越周期。
在产品层面,产品矩阵充分体现“向上的力量”,其中郎牌郎作为酱酒基座,红花郎·10、红花郎·15作为重要支撑,“头狼”青花郎作为第一战略单品,红运郎聚焦超高端引领。
在市场营销层面,郎酒营销经营主体“1变7”,形成销售公司、青花郎事业部、红花郎事业部、兼香事业部、战略推进部、电商KA部、国际业务部七大主体;三大品牌事业部升级“准公司制”,实行1位分管领导、1位总经理双“第一责任人”制度,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体系化、专业化运营市场。对于经销商最关心的利润问题,郎酒将继续扶好商、树大商,保障优秀商家合理利润。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