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迈入十五五的承上启下之年,在这个特殊年份,面对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影响,各大白酒产区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自身竞争力,无疑值得关注。
毕竟,在缩量竞争时代,可供各个产区和酒企瓜分的新增份额越来越少,而一个科学合理的产区规划,能够让产区及酒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强的发展活力。
近期,遵义、宜宾、泸州、汾阳、宿迁等白酒名优产区的2025年发展规划已相继出炉。综合各产区发展规划来看,它们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同时,也为新一年行业的整体发展指明了方向。那么,在这些规划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行业新动向及破局市场的路径呢?
产销衔接,从注重规模向高效率进阶
据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实现产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拉长时间线来看,这是自2016年以来,白酒产量连续8年下降。尽管如此,但客观地说,白酒产能仍然过剩,尤其是传导到市场端,在供需失衡、消费不足的影响下,导致整个行业依旧处于去库存、价格倒挂的发展周期。
而在此背景下,各大白酒产区正主动从“扩产能”转向“优结构”转变,以期推动行业保持良性的发展步伐。比如遵义市人民政府在近期印发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2025年在推进一批酒企技改扩能的同时,将围绕“以销促产”,研究制定支持白酒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重点酒企扶持力度,抓好白酒产销衔接。
众所周知,“以销促产”的实质是,通过销售情况驱动生产优化。而遵义这一发展规划不言而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生产节奏,如此既可以减少库存积压,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也可以提升酒企的资金周转效率,从而助力酒企尤其是域内中小酒企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轨迹。
从“扩产能”转向“扩产能与拓市场并重”,这是泸州产区2025年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在日前召开的泸州市白酒产业链2025年第一次工作推进会上,泸州市方面强调,2025年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同时,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盘活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并坚定不移的促消费、拓市场,推动线上线下多元化市场拓展,帮助企业抓订单、增效益。
古蔺产区则提出,2025年将从重项目、重产能到传播产区、开拓市场、促进营销两手并举的发展规划。基于此,在品质升级、营销变革、资源整合三个维度,古蔺产区制定了“12+1+10+5+50”的系统性方案,其中重点强调,今年将开展酒业进高速沿线、进服务区、进景区、进酒店、进城市活动,实现“人—货—场”精准匹配。
可以看出,泸州及古蔺产区的发展规划,不仅是在一个维度加强白酒产销衔接,同时更是针对行业周期、市场变化和消费趋势的系统性布局。而这背后,其实质也是希望通过“质效双升”实现产区及酒企的可持续发展。
显然,当白酒产能扩张触及天花板,以及面对当前行业调整和消费转型的双重影响下,名优产区相关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更加务实,并在顶层设计上更加注重从规模竞争向高效率发展转变。
同时,这种发展战略的调整,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区政府对经济指标增长与产业实际下行之间的矛盾,尤其是产销衔接的发展策略或许也将成为行业阶段性发展的一个特征。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相关政策及措施能够精准直达“最后一公里”,并高效落地。
拓展新消费场景,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除了各产区主动从注重规模向高效率转变外,通过重构新型的消费场景,从而让行业在缩量时代开拓新的增量市场,是名优产区在2025年发展规划的另一大亮点。
宜宾市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5年将围绕“大中小、上下游、酒文旅”一体化发展路径,抓好中国白酒文化圣地等酒文旅项目建设。显而易见,此举旨在借助酒旅融合发展,从而提升宜宾作为“中国五粮浓香白酒核心产区”的品牌力和美誉度。
宿迁产区同样将酒旅融合发展作为2025年的工作重点。根据宿迁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一方面推动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并在今年验收考评;二是实施“酒都核心区+区域性特色酒庄”联动战略,提升“中国酒都”影响力。
而酱酒核心产区遵义市则提出,2025年将大力度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将提质改造星级特色酒庄15个,打造美食美酒街区2条、酒旅融合景区2个,规范提升白酒体验店6个。可见,全力构建“白酒+”消费新模式正在成为遵义产区向前发展的重要抓手。
实施“汾清天下全国行2.0版”计划,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杏花村汾酒专业镇体验店”,这是汾阳产区在2025年的重要发展规划。其中,体验店将以独具汾阳特色的“城市会客厅”形式出现,即体验店是集汾阳美食与汾阳美酒于一体的展示平台。无疑,这种“城市会客厅”模式不仅将会成为展示汾阳文化和城市形象的窗口,也将有利于让更多人了解甚至是爱上汾阳美酒。
客观地说,上述名优产区的发展规划,无一例外,均试图通过白酒与其它现代生活元素相融合,以期构建新模式、新场景、新业态,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以及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在业界专家看来,未来各大白酒产区、各大白酒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比拼体量规模、增速高低外,对于新消费场景拓展的广度、深度,也将会成为衡量它们是否具有更高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
事实上,这种促进白酒从“交易型消费”向“体验型消费”的新消费场景拓展,既是名优产区及名优酒企精准捕捉市场新消费偏好的具体体现,也是白酒突破传统消费场景局限的战略选择,更是行业破局市场谋求增量的重要路径。而这背后,本质上是借助新场景传递出的文化内涵与生活方式,推动白酒行业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从而在重构白酒价值表达体系的同时,也将延伸和提升白酒的整体价值链。
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此前所言,“白酒正在进入品文化、品价值、品生活方式的酒业消费3.0时代,这不仅是一个‘以品质为前提,以文化为基础,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创意时代,也是整个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期,将会带动整个产业链全面增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轮行业调整中,白酒产区呈现出分化发展态势。比如汾阳产区在汾酒引领及清香起势下,整个产区的市场份额得到了稳步提升。而有的产区则因为头部酒企的失速,发展步伐明显放缓,比如宿迁产区等。
可以肯定的是,2025年白酒产区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的白热化,究竟哪个产区的前瞻性规划可以助推产区发展更进一步,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