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天10张停货通知,释放什么信号?
酒业
酒业 > 酒业风云 > 正文

50天10张停货通知,释放什么信号?

在2025年刚刚过去的50天里,多家酒企共计下发10张停货通知为终端保价。自1月以来,“停货”早已成为白酒赛道关键词。据统计,2025年初至今,包括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今世缘在内的多家企业共发布10份停货通知。

“停货潮”来临的底层逻辑在于酒企与渠道的量价博弈。通过主动停货、优化渠道供给等手段,酒企能在缓解市场库存压力的同时,稳定终端市场价格体系。但停货保价对于渠道似乎只是激活动销活力的“表面现象”,若想真正穿越周期并恢复渠道库存平衡,其本质仍在于如何真正触及消费端。

停货潮来临

此轮停货潮从年初已持续至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8家酒企针对旗下部分核心产品发布了10份停货通知单。

2月20日,坊间消息称,习酒销售公司自2月28日起停止接收53度习酒•窖藏1988(2020)500ml×6产品订单;2月19日,泸州大成浓香酒类销售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暂停接收老头曲500ml装产品订单与发货的通知》显示,即日起暂停接收泸州老窖老头曲500ml装产品订单与发货,恢复时间另行通知;2月17日,从市场获悉,汾酒青花20、老白汾酒10两款核心大单品多地停止供货;2月6日,洋河连续发布《关于江苏省内暂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蓝销售订单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对梦之蓝M6+实施严格配额管控政策的通知》表示,江苏省内暂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蓝销售订单,对梦之蓝M6+实施严格的配额管控政策,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市场暂停接收销售订单;2月1日,今世缘发文称即日起,暂停接收42度500ml国缘四开、对开销售订单。

不仅是2月,2025年开年便有部分企业率先发布停货通知。据不完全统计,1月5日贵州珍酒宣布自2025年1月10日起停止接收第三代珍十五(含无奖)产品销售订单;1月9日,多地第八代五粮液(普五)停止供货;1月17日,洋河下发通知停止接受线上天之蓝与海之蓝的订单及货物供应;1月21日,李渡高粱1308申遗献礼、李渡高粱1955、李渡高粱1975即日起暂停供应。

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指出,白酒行业当前面临供需矛盾和市场调整压力,企业通过控量保价等手段应对短期挑战。不过,行业长期发展仍需依赖经济复苏和消费信心的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去年同期而言,此轮停货潮尚未出现涨价的情形。自2023年11月,飞天茅台宣布涨价消息以后,众多酒企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陆续发布产品提价通知。与此同时,尽管此轮只停货不提价,但频频释放出新品发布的信号。据了解,山西汾酒在停止汾酒青花20、老白汾酒10两款产品供货的同时,将全部升级为五码合一的新版产品。此外,洋河股份也指出2025年将推出第七代海之蓝,并率先在江苏省内上市。

无论是停货潮来临,还是伴随停货推出新产品,都是酒企稳定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酒业资深专家蔡学飞指出,停货可以通过减少产品供给来维持市场销售秩序,维持整体价格体系,重塑市场销售与消费信心,从而来保障品牌高端形象,也为新一年销售创造有利的市场基础与较好的消费者产品认知。

量价博弈

停货潮来临的底层逻辑,在于酒企与渠道的量价博弈。近年来,酒企选择主动停货不仅能够改善市场供求关系,帮助渠道消化库存从而稳定终端市场产品价格,同时在停货期间也能推动酒企全面梳理渠道并进一步优化价格结构。在当下渠道“堰塞湖”大背景下,停货保价无疑被视为有效手段之一。

中国酒业协会方面表示,通过控制市场投放量,白酒品牌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避免了价格的大幅波动。这种自我调整,实际上是在为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基础,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停货保价源于渠道动力不足,而这样的压力早在去年便已显现。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白酒市场“库存高企”问题突出。与去年同期相比,2024年上半年有超过60%经销商、终端零售商表示库存增加,超过30%表示面临现金流压力,超过40%表示实际销售价格的倒挂程度有所增加,超过50%表示利润空间有所减少。

肖竹青指出,目前中国酒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购买力不足。过去几年大量的渠道代理商和烟酒行终端库存消化不及预期。由于消费不及预期,白酒销售场景减少,白酒下游的终端销售商出于谨慎减少囤货,导致整体酒业库存像堰塞湖一样难以消化,影响了市场价格和市场信心。

针对当下停货后终端渠道产品价格表现,记者走访北京部分终端市场发现,相较于去年同期,当下市场库存压力有所缓解。同时,伴随着各酒企停货保价措施的推出,所涉及的部分中高端产品在终端市场也有所回升。从目前渠道反馈来看,包括五粮液、洋河股份等发布了停货通知后,成交价有所提升。

北京酒类流通行业协会秘书长程万松指出,对于控价来说,停货是一种标准动作,停货能减少渠道压力,也是白酒集体维护价格体系的体现。但白酒是完全竞争性的行业,同一品类间有内卷和竞争 ,不同品类间也存在可替代性。

透过停货保价的种种举措不难发现,2025年“以稳求破”成为酒企的主旋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等头部企业均针对2025年市场营销进行了布局。其中,五粮液将2025年定为“营销执行提升年”,并在节后收心会上提到“酒业营销体系变革”;西凤酒将2025年定义为“营销改革突破年”;此外,洋河股份提出“不折不扣完成年度营销目标任务”;舍得酒业则提出以“开年即决战”的姿态,“刀刃向内”的态度,发现问题、补齐业务全链条中的不足。与2023年底的高增长目标不同,2025年各大头部酒企更加注重市场、渠道、价格和经销商的稳定发展。如果说停货保价是帮助终端渠道梳理价格体系、激发渠道动销活力的“表面功夫”,那么若想要真正解决渠道问题,平稳穿越行业周期影响仍需要酒企真正面向C端消费者,触及消费需求。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