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的八大误区
酒业
酒业 > 酒业百科 > 正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酒精似乎总是扮演着一个微妙的角色。在欢庆佳节、聚会畅饮的场合,它是我们快乐的伴侣;而在那些因醉酒而引发的悲剧中,它又成了罪恶的源泉。关于醉酒,有很多误区和偏见,让我们一起揭开酒精的神秘面纱,走出误区,理性对待醉酒。

误区1:吃肉垫底,能保护胃壁,不易醉酒。

先吃点肥腻食物,可以减缓酒精进入身体的速度,但不会减少酒精的吸收量,只是延迟了醉酒时间,而并非不易醉酒。相反,由于醉酒过程推迟,反倒会令人多喝几杯,反而醉得更厉害,增加酒精中毒的风险。

误区2:几种酒掺着喝容易醉。

无论喝一种或几种酒,均不会影响身体对酒精的吸收,只要摄入酒精达到一定量,便会令人产生醉酒感,与酒的种类无关。不过,几种酒掺着喝,对肠、胃、肝等器官刺激较大,更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图片

误区3:酒量与身材、性别有关。

一般来说,女性体内分解酒精的酶天生就比男性少,因此酒量差一些。体重、身材也是决定酒量的重要因素。摄入同等数量酒精时,胖人和高个儿的人由于体内水分和血量更多,血液中酒精浓度较低,相对不易醉,所以看上去酒量好。但是,由于对酒精的吸收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包括个人基因、新陈代谢率、正在服用的药物等,所以,酒量不能单靠身材、性别来判断。

误区4: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

长期喝酒,不断刺激分解酒精的酶,可能会增加其分泌量,提高分解酒精的能力,令人自觉酒量变好,但不会减少酒精对身体的损害。酒精依赖肝脏代谢,长期摄入大量酒精,会令肝脏负荷过重,产生病理变化,导致脂肪肝、肝硬化;也会损害神经系统,降低生育能力,诱发脑卒中、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更增加致癌风险。

图片

误区5:喝酒御寒暖身。

饮酒后,血管受酒精刺激扩张变粗,令血液加速流向皮肤,带来暖意,但这只是一时假象。短暂温暖过,由于血管无法及时收缩,反而会加快身体散热速度,令人感觉冷。所以说喝酒御寒不科学。

误区6:酒精是兴奋剂,一醉解千愁。

酒精其实是抑制剂会麻痹大脑中枢神经,降低自控能力,令酒者做出平时不会做的事,如大吵大闹,所以给人的错觉是兴奋、情绪高涨。不过,随着血液酒精浓度升高,身体会逐渐产生各种不适,反而令人更加抑郁沮丧。

图片

误区7:平躺睡一觉就能醒酒。

醉酒的人常会呕吐,如果平躺,吐物会倒流入气道,阻塞气管,引起肺炎,甚至窒息致死,所以必须让醉酒者侧睡,以便使驱吐物流出口腔。另外,不要让醉酒者单独在陌生环境中休息,如KTV、酒吧卧室等,以免发生意外。

误区8:冷水澡、热咖啡或浓茶,均有助于醒酒。

冷水澡及热咖啡,或许会令人短暂恢复清醒,却不能降低血液酒精浓度。而咖啡及浓茶中的咖啡因、茶碱等物质,均有利尿的功效,会刺激身体排出大量水分,更不利于稀释酒精。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