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威士忌的英国小哥品茅台老酒 这滋味“封神”
酒业
酒业 > 酒企风采 > 正文

喝威士忌的英国小哥品茅台老酒 这滋味“封神”

探访茅台酒香

当你走进中国文化,想去了解中国人,你会发现“酒”是绕不过去的一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劝君更尽一杯酒”,“金樽清酒斗十千”......朋友来了有好酒,壮志豪情配好酒,依依惜别仍然少不了好酒。在中国人的不同生活情境中,酒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意义。而中国好酒中,最具有代表性之一的就是贵州茅台酒。

高睿,这个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的英国人,第一次有机会和“茅台”进行全方位零距离接触。探秘茅台酒厂,看古法酿造工艺,亲口品尝几十年茅台珍藏老酒,感受茅台的文化底蕴。本期贵州茅台《近观中国》节目,带你走进茅台酒厂,探访这古老的酒香。

润粮初体验 体力告罄

季克良 茅台集团老领导 酿造技术导师

此次茅台之行,高睿有幸见到了茅台集团老领导季克良先生,他同时也是茅台酿造技术集大成于一身的导师级人物。季老的讲述中回忆满满,50年前那些在生产车间中拼搏的每个瞬间都是他的“珍藏”。我们探访时,正值茅台重阳下沙之际,即第一次投料正式开始,高睿决定去生产车间看看。

不到5点,生产车间早已热火朝天,这个“热”是真的热。润粮环节中,“沙子”也就是酿酒所用的高粱,需要被90度高温的热水完全浸透。过程中需要将高粱反复翻动,保证每一粒都被浸润。而高睿的手臂在支撑他持续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两分钟后就感觉到了明显的酸痛。

高睿尝试上甑

在热气蒸腾的机器中,将高粱均匀撒入,这个环节叫做上甑,它的标准是“轻、松、薄、匀、平、准”。这个过程看上去很简单,高睿自信满满地上阵,然后被“嫌弃”了。

仅仅是一个“准”就需要千锤百炼。师傅们需要精准把握蒸汽出现的每个瞬间,这个技术叫做“见气压醅”

做茅台酿酒师 需要二十年?

茅台酒厂位于赤水河畔,有29个制酒车间,7个制曲车间,员工近4万人。就制酒工艺来说,如果坚持走技术路线,从普通班组成员,成长到有头衔有级别的酿酒师至少要经历超过20年的历练。

彭朝先生,是茅台的四大首席之一的首席制酒酿造师。他在茅台厂已经工作了38年,他的父亲也是“老茅台人”。

彭朝 茅台集团首席(制酒)酿造师

彭大师每天雷打不动的一项工作就是到各个班组,巡视抽查不同步骤的工艺操作得是否到位。不过,他的“检查”靠的不是机器,而是承载了无数经验的“感觉”。用手感觉温度是否到位、高粱的弹性足不足;用鼻子辨别不同阶段的粮食香味;用耳朵去听高粱捏爆后的声音从而得知其中蕴含的水分多少。

彭大师制酒珍藏经验现场到底是如何进行一手分享的?节目中细细品吧~

品茅台老酒 滋味一层一层

在茅台厂最早的专用酒库中,季克良先生说起了茅台酒的勾兑技术,他告诉高睿,只有十五年以上的茅台酒,才能被称为老酒,而53度茅台酒的勾兑必须是“酒勾酒”,是不能加水的。在茅台酒的生产中,有一个说法是“七份白酒三份调配”。勾兑,是茅台酒现代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而勾兑部门,也是茅台厂各部门中最为神秘的部门。

孙娟是这里的酒体设计人员,她进厂十年,期间一直都在不间断地培训和学习。她是通过社招入厂的,当年和她同期报名相关岗位的有一两千人,但只有28人入选。可见茅台厂勾兑部门选人制度的严格。

图中数不清的小瓶子中存放的是茅台的“基酒”。而此时勾兑师们正坐在台子前进行品酒、盘勾、定级等工作。据茅台集团首席勾兑师王刚介绍,茅台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期间要经历7轮次取酒,每个轮次的基酒香味不同、等级不同、酒精含量也不同。老酒构成了茅台庞大丰富的基酒数量。在进行小型勾兑时,勾兑师们像魔术师一样,把100多种差异细微的基酒,包括老酒和调味酒融合,使酒型统一稳定。

茅台集团首席勾兑师王刚(中间)邀请高睿品酒

图中酒从左到右年份逐渐增加 颜色也逐渐变黄

高睿在这里尝到了他人生中年份最高的一瓶茅台酒。这滋味怎么形容?醇香而厚实,味道一层一层释放出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