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专访 | 郭建强:诗与酒,正是泸州这座城市的点睛之笔
酒业
酒业 > 酒企风采 > 正文

文化专访 | 郭建强:诗与酒,正是泸州这座城市的点睛之笔

文化专访 | 郭建强:诗与酒,正是泸州这座城市的点睛之笔

郭建强,1971年出生于青海西宁。1990年起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穿过》《植物园之诗》《昆仑书》,散文随笔集《大道与别径》等。获青海省第六届和第八届文学艺术创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人民文学》2015年度诗歌奖,2017年《文学港》储吉旺优秀奖,第二届孙犁散文奖双年奖,《广州文艺》第二届欧阳山文学奖诗歌奖。现为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宁市作家协会主席,《青海法治报》总编辑。

10月14日至22日,由泸州市人民政府、《诗刊》社联合主办,中国诗歌学会战略合作,中国诗歌网、中国歌剧舞剧院、泸州老窖·国窖1573研究院、中视华凯传媒集团承办的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七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在泸州、北京两地举行。

“泸州深厚的历史,独特的城市气质,以及其生活方式都带着长江的悠长和平静。这是让我格外喜欢的。而泸州之酒,酒之香气,酒之激动,酒之美好,正是泸州城的点睛之笔。这是长江和泸州人的共同创造,是一种饱蘸人生苦乐的诗篇。”诗人、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宁市作家协会主席郭建强在活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同时,他认为,国际诗酒文化大会让诗歌回到了泥土、河流和城市中,在历史、地理和现实的发酵、蒸馏、提纯中,生发文化的向心力,展示民族的美的纹理。

记 者:不同的城市或者地域有着不同的风俗与文化性格,这也是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地理要素,而这些对创作者的性格、语言习惯或创作风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您觉得青海在您的创作过程中对您有哪些深刻的影响?它是否可以说是您的文学的故乡?

郭建强: 我二十岁发表诗歌以来,极反对写作时主动贴上青海、西部等标签。但是,文学地理并不因为主观愿望而成为隐匿的背景,或者不显示其存在。恰恰相反,在我早期的诗歌中,青海元素往往突破压抑而成为某种主题或主角。在20世纪90年代,当我涉及此类题材时,努力跨越地域局限,力图从当代经验、认识、体验展示人类共有处境,挖掘极具个人色彩的辩证诗学。然而,我发现,青海、青藏高原的种种历史、地理、自然和文化生态,以其特殊的形态和运思、推理,早已当仁不让地成了我诗歌的“指纹”。这种“指纹”反向引导我设置视角,拓宽视野,寻找合乎呼吸节拍的语势和语劲,锤炼闪烁青藏光泽的诗歌语言,打造属于自己的诗歌工艺品。即使在早年不涉及此类题材的作品中,我现在也发现青藏的风云、季候、气质,同样在发挥着作用,迫使我像褐色岩石般写出含血的铁质的诗句。

后来,大约是在我四十岁以后,逐渐认识到,自我即青藏一介,那么诗文当具青藏质地。换句话说,我当努力以青藏作为支点,以表达生存的感受和生命的经验。这表现在我已由被动而改变为主动地涉及青海的历史、地理、社会、生态等领域探视和挖掘,并且努力将地域文化联动于更大的时空。这样观察和不乏代入式和沉浸式的体验带给我创作上题材、方式和审美的巨大变化,也带来诗歌赐予诗人无以替代的快感。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青海毫无疑问是我诗歌的元素和“息壤”,是先于我的表达而存在的表达。青海在鼓励和启示我和其他诗人,像昌耀先生一样去探取诗歌的秘符。

记 者:您来自青海,对于三江源尤为熟悉,从长江与黄河的源头来到江城——泸州,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泸州这座城市给您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郭建强:我来自三江源头,也曾多次涉远登高,目睹日出月落于江河源头。在那里,任何事物都带着开阔、深邃、高远的质地,无论是具有稀世之美的藏红花、绿绒蒿,还是在山脊岩石沉思的羚羊,抑或在天空将双翅抻美如手风琴的鹰隼,无不予人回眸原初、思考本质的感受。在那里,空间感饱满,充溢创世纪般的辉煌和叹息。而毗邻而流的长江源流和黄河源流在青海草原往往只有百公里,甚至数十公里的距离。我一方面会着迷于这样的奇观和它所在空间的无限感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同样着迷于时间的创造。简单地说,青海意味着初始、诞生,意味着天地不是老子所言的混兮沌兮,而是一片指向诞生、指向创造、指向超出我们认知而通往无限的地方。因此,这里的环境和人,这里的文化和行为,无不是值得诗人、艺术家和哲学家关注。

长江流到泸州,浩浩荡荡,如来天际。当我在泸州城边呼吸江上来风,有一种时在二十,回望幼年般的亲切而复杂的感受。回头凝视,则是城市街衢,人来车往,安好人间。我的认识是,长江于泸州已“长大”,其深厚的历史,独特的城市气质,以及其生活方式都带着长江的悠长和平静。这是让我格外喜欢的。而泸州之酒,酒之香气,酒之激动,酒之美好,正是泸州城的点睛之笔。这是长江和泸州人的共同创造,是一种饱蘸人生苦乐的诗篇。

记 者:中国是诗与酒的国度,古往今来,中华文化中传唱着许多诗酒佳话,比如:李白斗酒诗百篇,历代文人写酒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甚至有着“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的说法,您如何看待这种文化传统?酒在您的诗歌创作中有没有这样触动“灵感”的时刻?您有写酒的诗可以分享一下吗?

郭建强:诗和酒应该是通灵通神的一体两面。在青藏高原,酒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用于人生的重要时刻,包括婚丧嫁娶,迎来送往,表情达意;同时也是人们沟通天地,酬谢和酬劳无所不在的神灵和先祖的媒介。将视野扩大,不难发现这种文化传统和文化现象,不独为中国所有,世界各地大同小异。而在青海,无论“花儿”唱词,还是藏蒙民族的歌声里,无不飘散酒香。我手头就有数种藏族酒曲歌词,读之也有微醺之感。我推想,先民制酒有一层意思是借醉而超拔于生活苦难,抚慰种种不幸,激发生命之力;这与诗歌的性质有着某种相似。因之,我将诗之创作等同于酒之启示,我当然也有过被酒触动而发现诗歌所在的经历,写过关于酒的诗和散文。但我更欣赏同行的命名和表达,比如获得茅盾文学的青海作家杨志军先生有一散文名曰《酒高原》,以酒命名青海,足见抓到了青海文化和青海人的性格特征;又如,三十多年前读海子诗至今不忘:生活的破碎的酒杯啊/请为我倾倒吧…

中国诗歌从古至今,名篇佳作翻涌;而从荷马萨福至歌德荷尔德林,再到波德莱尔、曼德施塔姆,国外诗人一样用酒映照出了灵魂的种种姿影。在这里,我就不举拙诗了,且以老酒对诗心!

记 者:读您的诗歌,可以感受到一种从容与豪迈,时而激越宽阔,时而细腻深思,但这些作品中都饱含着您对时间、生命与世界之关系的思考。在您看来,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诗人、文学家如何称为一个“合格”的创作者?又该如何更好地肩负文化使命,传承、发展好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我们提到的诗酒文化?

郭建强:谢谢您对我诗歌的鼓励,这的确是我努力的方向。处在新的时代,中国的诗人、文学家都面临一个课题,这个课题来自三方面的压力,一个是来自传统,一个是来自世界,另一个来自我们的现实。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交流、交汇、交融已成为时代特征,任何返回原始的想法都只能是一种想法。我是说,世界已带着多重时空、多重性质、多重业态和多重形式,渗入我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语言和梦境之中,人人不免,只是受到影响的层面、质量、大小不同而已。这意味着我们无论是走向“一个合格的创造者”还是承继传统,首先要面对当下,处理好以上三方面的压力。因此,传统不再是指需要你接持的火炬或者负重,而是要求你燃烧,要求你成为火炬而融熔灿烂星宇……换句话来说,传统在创造者的手中将脱胎换骨,耳目一新,成为“神”和“灵”的实在,成为继续展示我们境遇,表达心声,引唱灵魂的妙音,方能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所谓创作,创造,大概如此吧。

记 者:不知不觉,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已经来到了第七个年头,今年,将延续“从源头到大海”诗歌之旅系列活动,以“杯酒敬黄河”为主题,围绕黄河生态经济带开展了一场中华文化溯源之旅。您认为国际诗酒文化大会这一系列活动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未来,对于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的提升,您有什么建议?

郭建强: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的“从源头到大海·杯酒敬黄河”诗歌之旅,我参与了,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的智慧之举,它抓住了我们的文化之根,抓住了我们的生命之根,切中了当下关切,现实关切。两个策划,探源溯流,关照现实,焕发诗歌与酒的温暖和光彩,在社会和文化等层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活动的意义在于,让诗歌回到了泥土、河流和城市中,在历史、地理和现实的发酵、蒸馏、提纯中,生发文化的向心力,展示民族的美的纹理。我希望未来在实施这样的策划时,可以考虑丰富与当地人民联动的方式,提前约请诗人作家艺术家和学者,深入当地进行采风,着力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作品。

郭建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