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山,1987年生于安徽宿州,现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作协主席,浙江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出版诗集《湖山的礼物》《宝石山居图》《将雪推回天山》等四部,主编(合作)《新湖畔诗选》《野火诗丛》等。入选《诗刊》第38届青春诗会、《十月》第12届十月诗会。
10月14日至22日,由泸州市人民政府、《诗刊》社联合主办,中国诗歌学会战略合作,中国诗歌网、中国歌剧舞剧院、泸州老窖·国窖1573研究院、中视华凯传媒集团承办的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七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在泸州、北京两地举行。
“写作就是采摘惊雷,驱邪避鬼。命运的气流载着诗人跋山涉水,唯有写作,可抵挡岁月的耳鬓厮磨。”艺术周期间,记者对诗人卢山进行了专访。他表示,酒是粮食的提取物,诗是语言的提取物。诗和酒都是天地的产物,都需要时间的酝酿。
记 者:卢山老师您好,您此次参加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有什么难忘的瞬间或故事与我们分享吗?中国酒城泸州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卢 山:感谢组委会的邀请,能够沿着诗歌的道路,跨越长江,来到中国酒城泸州,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我大学本科是在成都读的,泸州也有很多同学和朋友,这次算是故地重游。看到泸州长江大桥,以及城市上空喝醉了的夕阳,想到了很多关于青春的故事。十几年前,我在四川师范文学院读书,编辑新青年文学社刊物《青鸟》的时候,曾看过一篇文章《泸州的秋天》,当时就被泸州的诗酒魅力所吸引,没想到多年后会在一个橙红橘绿的秋天来到了泸州。
为了喝一杯理想主义的酒,全国各地的诗人奔赴酒神的故乡泸州。我曾在新疆工作三年,这次活动中见到了阿拉尔的诗人兄长老点。曾经相距万里,如今把酒言欢,再远的距离也可以通过一个热烈的拥抱感受到深厚情谊。他还特意给我拎来了塔里木的苹果和湖南老家的腊肉,让我非常感动。组委会的细节做得非常好,自助餐厅里放着国窖1573,让嘴馋的诗人们可以随时小酌几杯。我想,泸州是懂诗人的,也是懂浪漫的。
记 者:在新疆生活的三年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您如何看待在新疆工作、生活时期所写作的诗歌?这对您的诗歌创作有怎样的意义?
卢 山:我曾说行走和写作是一生的事情,而写作就是我的精神履历表,构成我的人生镜像。从故乡安徽石梁河畔到成都求学,从成都北上金陵南京深造,再次南下杭州谋生成家,最后又来到新疆落脚,这些年诗歌记录了生活的奔突现场和心绪的辗转反侧,形成了个人的生命诗学。新疆塔里木为我的生命赋能,“天山赠我一轮王昌龄的月亮”,释放出那只被生活囚禁的猛虎,得以暂时驰骋在塔里木的星空下,瞬间扩大了我的诗歌版图。
一次奔赴云层之上的远行,带给我写作的巨大风暴。来到天山脚下、沙漠之门、塔河之源,我的诗歌写作和人生迎来了一种深长开阔的表达。地理位移的巨大变化,新的情感和体验的强烈刺激,在西域奇遇和江南回望的纠缠中,我写了两百多首关于西部的诗歌,把雪山、盐碱地、沙漠和胡杨都塞进这些尖叫的文字里。面对这扑打面颊的皑皑白雪,这幽深莫测的古老命运,你得在沙漠里找到金子、种下苹果树。胡杨,我的大漠兄弟;红柳,我的边疆新娘。我在诗歌里再造了一个故乡。在《塔里木之夜》《飞跃天山》《云中歌》《塔里木来信》等诗歌里,可以看见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个人命运和西部大地的纠葛融合,以及山河大地的强大气场和能量。
记 者:近年来,您陆续出版了一些作品,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您目前的写作状态怎么样?您如何平衡生活、工作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可否给大家分享下一阶段的写作计划?
卢 山:在生活和写作之间不断切换频道,小心翼翼地处理现实中的骚动和诗歌里的壮丽;寄身湖山之间,汲取天地正气,在寒冷的夜晚,我与诗歌抱团取暖,交换彼此的空旷和孤独。时间泥沙俱下,在中年人的满腹牢骚里,女儿出淤泥而不染,悄无声息如新荷出水,渐渐长大。这是目前的生活和写作状态。在生命的尽头,博尔赫斯曾说他是在最奇幻的写作中辨认自我。于我而言,写作就是采摘惊雷,驱邪避鬼。命运的气流载着我跋山涉水,唯有写作,可抵挡岁月的耳鬓厮磨。
下一阶段,可能要反刍西部的经历和体验,融合江南文化,再创作一批系列主题的诗歌。有诗友笑着批评我说,在我这个年纪已经马不停蹄出版了四本诗集,既是成绩,也隐藏危险。对于我的写作,我有自知之明。现在算是完成了一个阶段的使命。后面肯定会慢下来了,对自己的生活和写作做一个全面地梳理;同时也想尝试写一写散文和随笔作品,把这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做一个总结。
记 者:作为年轻一代的诗人,请您谈谈对于传统诗学的看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诗酒文化,您是如何理解的?
卢山:传统诗学是我们的根和魂所在。我们无数次从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中汲取营养和勇气。诗人荷尔德林在《面包与美酒》里写道:“诗人是酒神的神圣祭司,在神圣的黑夜中,他走遍大地”。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斗酒诗百篇”,苏轼“把酒问青天”……秋风起,无边落木萧萧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季节到了。可以说诗和酒是中国文学的灵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世说新语》里多少诗和酒的佳话和经典。诗酒融合,比翼双飞。诗的纯粹,酒的浪漫,从长江的滔滔巨浪中携带古老的中华文化之精魂,奔向缥缈和未来。
记 者:您平时饮酒吗?酒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对于诗与酒之间的关系您有何见解?
卢 山:我适度饮酒。饮酒让我休养生息,也让我横渡沧海。我写过一些关于酒的诗句:铺开山河,我们写诗/用江水洗干净热气腾腾的词语/当头顶的星辰闪耀/我们举起理想主义的酒杯……干杯,兄弟!趁双手/还能端起云朵和月亮的酒杯/干杯,兄弟!/吼出胸腔里的雷霆/吞下这昆仑的雪水。当然,任何事物都辩证统一的,酒里有黄金的智慧,也有毒蛇和猛虎。当你无法控制的时候,杯子里的潘多拉盒子就会被打开,天昏地暗,东倒西歪。
诗酒不分家,它们是天生一对的孪生兄弟。酒是粮食的提取物,诗是语言的提取物。诗和酒都是天地的产物,都需要时间来酝酿。诗人是一位伟大的词语酿造师。我们的写作就是在天地万物中提取词语,一生与词语纠缠厮杀,用词语排兵布阵创造山河。当下社会的游离和焦灼中,理想主义节节败退,写诗需要情怀,干杯也需要勇气。
记 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已让世人尽知杭州之美,近来,依托于亚运会的承办,杭州持续推进“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新实践,进一步走近大众视野。与之相似,近年来,泸州持续宣传展示“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形象,您认为,泸州应如何通过国际诗酒文化大会这一文化IP以及丰富的诗酒文化资源,更好地打造酒城名片,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卢 山:泸州通过诗和酒的完美结合,将城市的名片递交给世界。后面也可以在诗和酒的文创上精心设计,甚至跨界融合文旅产业等,让诗酒之名甲天下。泸州拥有举世闻名的长江,还有“浓香鼻祖,酒中泰斗”的泸州老窖,相信不久的将来,必会横空出世星空般灿烂的诗人。
END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