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既醉,朱颜酡些”——酒与音乐
酒业
酒业 > 酒闻趣事 > 正文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酒与音乐

约9000年前的河南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精致骨笛,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同时,在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还发现了发酵酿酒实物,这不仅说明中国最早掌握了酿酒技术,将中国酿酒史往前推了近4000年(比中东人早了一千六百多年),而且表明,中国古人最早已经将音乐与酒融汇在日常生活中。说不清音乐与酒谁更为远长,但是可以说音乐发展成为人类一种精神寄托时,如果没有酒参与这一精神激发的过程,音乐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可能就难以凸显出来。

综观中国几千年的音乐史,音乐和酒有很深的渊源。先秦时期,诗、乐、舞三种艺术形式合为一体,其中有很多内容直接涉及酒,有些创作也离不开酒神精神。夏代的鼍鼓、商代饕餮纹铜鼓和石磐、编钟、编铙乐器与大型飨宴紧密相关,其中当然少不了酒。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由风、雅、颂三个部分组成。“风”是地方民歌,“雅”是贵族士大夫根据民歌改变的歌曲,“颂”是宗庙祭祀的歌乐。风、雅、颂都跟音乐紧密相关,可以说诗就是音乐,音乐就是诗,所以有“弦歌”之称。由孔子删定的现存《诗经》总集305 首,有不少和酒相关,如《鹿鸣》《四壮》《皇皇者华》《鱼丽》《南有嘉鱼》《南山有台》《关雎》《葛草》《卷耳》《鹊巢》《采蘩》《采苹》,被人称之为《风雅十二首诗谱》。

《诗经》之后的第二个诗歌艺术高峰《楚辞》,其中就有很多与酒相关的诗歌,其中《九歌》《离骚》《天问》等著名篇章都和古代的乐歌相关。《招魂》也有很多关于酒的诗句,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娱酒不废,沈日夜些”等等。

到了汉朝,音乐和酒联系更加广泛而紧密,乐府诗歌是其典型代表。“乐府”原来是汉代音乐机构的名称,魏晋以后人们将汉乐府收集创作的歌称之为“乐府”。汉乐府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乐府歌词中有很多是直接描写饮宴赋诗的,包括汉大夫在民歌基础之上改写的诗歌也有很多与酒有关。可以说,在中华民族文化鼎盛的汉朝,酒与音乐亲密结缘,酒与音乐互相成为对方辉煌的一个重要理由。

魏末晋初的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在音乐史上非常著名,他有一首古琴曲《酒狂》非常好听,描述文人对酒与音乐的深度理解,抒发内心淤积的不平之气。而嵇康在临终之前所弹的是古琴曲《广陵散》,抒发蔑视权贵、视死如归之气。可以说,在中国诗乐史上,阮籍和嵇康是把音乐和酒、把对社会的愤懑和自己的创作理念结合得很完美的诗人音乐家。

唐代艺术家的创作,更是离不开酒神精神的神力。“诗佛”王维好饮酒。一般认为王维温文尔雅、风流倜傥,而事实上他还有“不醉不画”的习惯。王维只身终南山中,酒瘾日增,求画者经常在他酒醉后求画,屡屡得手。有一天当地太守请酒,王维又醉,被扶到客厅作画。王维说:“画留墙头不留人”,脱下鞋子沾墨依墙而作。用鞋底在墙壁上噼哩叭啦拍一些圆形的东西,然后说:“熄烛借月画自来”。太守吹灭蜡烛,只见月色入室,墙上葡萄满架,美不胜收,果然是满墙活生生的葡萄。王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而王维还通晓音律,他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闻名于世。“更进一杯酒”将他的诗和音乐联系在一起。

宋代是中国音乐的辉煌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词本身就起源于音乐,是可以歌唱的诗。宋词中写酒喻人生的比比皆是。譬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清照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等等。至于像姜夔等词人,更是音乐的高手。苏轼饮酒虽然好而不善,但他的很多作品直接以酒入诗、入歌、入乐,他的艺术精神通过酒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元朝著名的文学形式叫元散曲,本身就是歌曲的一种形式,它与酒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很多曲牌直接以酒为名,如醉花阴、倾杯序、醉太平、醉扶归、醉中天、醉乡春、醉春风、醉高歌、醉旗儿、沉醉东风等等。可见元人既是酒中高人,也是乐中高人。

到了明清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小说,但也有不少民歌和小曲。明清两代出现的民歌和歌词集很多,其中很多跟酒有关,不少歌名中就有酒,如《挂枝儿》中的《骂杜康》《醉归队》《酒风》; 《白雪遗音》中的《这杯酒》《酒》《上阳美酒》《醉归》《未曾斟酒》等等。明清两朝的酒与宋元以前的酒是不一样的。元朝以后高度的蒸馏酒才真正出现(也有人认为南宋就有蒸馏酒器具),明清以后的酒的度数高,所以人们喝酒的时候更加文雅,更不敢张狂放肆,以至于明清以后,酒神精神慢慢浓缩,演变成文人一种内在的精神。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