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敬畏之心封存天地佳酿 让中华酿酒哲学历久弥新
酒业
酒业 > 酒企风采 > 正文

以敬畏之心封存天地佳酿 让中华酿酒哲学历久弥新

“为什么埃及的金字塔不能再建,但是中国的故宫、长城想再建还可以再建,为什么几百年前的昆曲、京剧、经典名著,我们现在还能听懂、看懂,因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历史、文化、技艺从来都没有断流,一直在传承。”3月4日,二月二龙抬头,也是中国名酒泸州老窖一年一度封藏大典的日子,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苑利在凤凰网直播间为我们这样解读中华文化活态传承、保护的意义与价值。

曾品过泸州老窖春酿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也在直播间回忆和感叹“那种奇妙感觉,无法形容,刚刚从百年老窖池出来的新酒,那是一种历久弥新。”“一部酿酒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和文化交流史。”

另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白逢彦也在直播间为大家解读了为什么老窖出好酒的科学机理。

文脉相承、技艺相传 需要仪式感

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传统节日中“龙抬头”的日子。

“龙抬头”的说辞,来自古老的天文学,在东方的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在每年的仲春(惊蛰至春分间)入夜后不久,角宿就会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龙抬头”。

古时候,“龙抬头”这一天,人们除了会“吃龙食”“剃龙头”庆祝,更重要的是春耕开犁和酿春酒。

“二月二,其实是一个农耕的节日”,苑利介绍,“古代的时候,帝王在这一天要去地里,亲自开犁,还有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就是做好了饭之后送到田间地头来犒劳自己的丈夫”。传至民间,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祈愿丰收的仪式,被传承下来。

在酿酒业发达的地区,酿春酒成为二月二的重要主题。

“龙抬头,实际上也是一个微生物抬头的时机”,白逢彦介绍,“过了冬天,温度升高,环境里的微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这也是春天出好酒的科学依据所在”。

钱文忠也介绍,最晚在宋代,就已经有酿春酒的习俗了,宋人晁补之写“立戒兵厨酿春酒”,元代杨维桢也有“桃花源头酿春酒”的诗句。

酿春酒传承至今,衍生出的拜师、祭祖等仪式,背后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苑利认为,中国历史悠久,发展自然更容易“有后劲儿”,而且在传承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做什么事儿都会变得更容易,因为会更愿意记住和发扬先人的智慧,也就有了一代又一代不断传承的非遗技艺”。

在钱文忠看来,中国的祭祀内容和意义,概括起来就是“敬天法祖”,表达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以及对行业先辈贡献的敬畏和感恩。

“拜师或者祭祀,好像我们看着仅仅是仪式而已,但背后还有着重大的寄托,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使之得以传承和表达”,钱文忠强调。

蕴含着满满心意的仪式,在千百年的传承过程中,逐渐积淀为一种“文化”,只要置身于那庄重简朴的大典现场,便足以感受到其间的慎心志诚。

美酒是天地共酿的产物,也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值得我们自信和骄傲的,先祖们留下来融合了文脉、技艺的宝贵遗产。

“双国宝”见证诚心永续

“祖先给我们留下两样好东西,一个是以固态的形式传下来的文物,比如窖池;一个是古代的技术”,在苑利看来,“无论保护哪个都是偏颇的,必须要两个同时保护。”

将一滴滴贵如金的美酒贴上封条、签字、公证员公证、系上同心锁。这种庄严的仪式感强调的不仅表达了泸州老窖对“双国宝”应有的自信,也向世人展现了自己对中华优质传统文化传承的态度,也是让消费者对泸州老窖有酿好酒的决心和诚意的反复确认。

钱文忠认为,国窖1573本身就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一个非常好的样本。“我们今天依然能够随时品尝到国窖1573,切身感受到泸州老窖的酿造技艺,我觉得这近乎是一个传奇。”

“传统技艺,不像现代工业革命以后是一种标准化的机器精确运行的过程,而是靠活生生的动态的记忆来进行某种生产的过程,所以活技艺它给我们的一种感觉,就一定是跟人和自然都相关的,活技艺一定是有天人合一的这样一种命运和内涵的。”钱文忠强调。

苑利也提出,活技艺甚至在某些时候比之一些历史上杰出的文明的创造者更为重要,“如果没有活技艺背后的一拨又一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故宫、长城可能不复存在,文明早已断流”。

这也是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秉持“活态传承”的意义与初衷。

泸州老窖从明清36家古老酿酒作坊群发展而来,是行业唯一拥有“活态双国宝”文化遗产的企业。1573国宝窖池群是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代又一代泸州老窖酿酒人保护传承老窖池群和非遗酿制技艺酿造美酒,让文化遗产生生不息,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2008年农历二月初二,泸州老窖首次将传统酒礼酒俗中的祭拜先贤、拜师传承、封藏春酒等礼制固化为典仪,在此后15年里,不断演绎泸州老窖对“活态双国宝”、对中华文化遗产的持续保护与活态传承。

2021年,封藏大典入选《泸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成为了一场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典”,引领着行业文化表达的风向标。

在以“秉活态传承 续名酒新篇”为主题的2022年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上,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人以传统礼仪祭拜先祖,感恩祈福之后,将代表一年之中至臻之酿的2022壬寅虎年国窖1573春酿原酒,引入天然藏酒洞龙泉洞封藏。

春酿封藏仪式全程在众多网友的见证下完成。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原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雅芳、体操世界冠军邹凯等重磅嘉宾均在线上观礼,一览中国文化和非遗的浪漫。

名酒荣耀背后的酿酒哲学

好酒知时节,夏长,秋收,冬藏,春出酒,这是中国佳酿独有的自然哲学。

“后辈子孙于此,以至诚之心,感怀历代宗师,铸今日浓香版图,后辈传人,当铭记楷模,砥砺奋进,以报慈恩。”

动与静、画面与语言、历史与当下,交替冲击之下,封藏的传承意义、品牌的文化力量、以及名酒在新时代的坚守与创新……便在每个观众心中一点一点清晰起来。

1952年,中国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举办,“四大名酒”的诞生,拉开了中国名酒70年的辉煌篇章,由此开启了中国酒业品牌时代。

70年里,名酒都代表着行业发展的引路者和压舱石,而以70年为节点,新时代下的名酒依然被寄予领先的思维和带动行业向上发展的动能等多重希冀。

泸州老窖率先扛起了名酒70年的大旗。

2021年10月8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的一条朋友圈,“5届中国名酒蝉联,24代匠心传承,70年浓香引领,站在中国名酒70年的历史荣耀上,泸州老窖国窖人将掀开新的历史篇章,实现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飞跃,开创新的名酒时代!”揭开了新品“泸州老窖1952”的面纱,也剧透了泸州老窖引领新格局的雄心。

如果说泸州老窖1952还是一个讯号,那么“续名酒新篇”为题的2022年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则是确确实实的“冲锋号”了。在酒行业,谁都明白,“文化+名酒”的威力。

封藏大典,本身是一种文化,而15载封藏,泸州老窖已经迎来了品牌以及企业的价值跃迁。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线上观礼接受采访时谈到,回顾中国名酒70年发展历程,中国名酒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助兴添香,其中,更对70年来泸州老窖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促进行业整体形象和品牌升级,为中国白酒产业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表示肯定。

宋书玉表示谈到,“创新驱动发展,卓越源于坚持。泸州老窖的70年中国名酒之路有目共睹,坚持做好中国传统白酒酿酒技艺传承,从科技创新指引产品创新到全方位的持续创新,不仅使泸州老窖成为中国名酒企业的典范之一,更在不同历史时期助力行业向前迈进!”

字里行间仍透露出对泸州老窖技艺传承的创新期待,背后原因便是在于持续打造封藏大典IP,便是加强泸州老窖的品牌文化底蕴,从而进一步为泸州老窖在名酒新时代的发展赋能。

相信中国名酒泸州老窖在名酒光辉与精神的指引下,未来能与国家共振、与行业共济、与消费者共情、与合作伙伴共鸣,与时光一起历久弥新香满华夏,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起生生不息,走向更远的万水千山。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