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品谈 |塞罕坝:我们看待时间的刻度是四十年
酒业
酒业 > 精品深读 > 正文

君品谈 |塞罕坝:我们看待时间的刻度是四十年

自动播放

高速发展的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人们都想要拥抱时代,实现自我的价值,却又常常畏惧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患得患失。不过在时代的风云变迁中,总有一些人坚守和信仰的是长期价值,他们算计得失的标准是子孙后代,他们看待时间的刻度是四十年。时代有我,君品相传。由凤凰网出品,与贵州习酒联合打造的热播访谈节目《君品谈》最新一期再度开播,而做客本期《君品谈》的嘉宾,就是这样一群“长期主义者”,他们并非如往期节目一样,是某位具体的名人名家,但他们却又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塞罕坝人。

尚海林:造林,最难的是寂寞和寒冷

塞罕坝有多重要,打开地图就知道,北京以北河北省的最北端就是塞罕坝,而塞罕坝再往北,则是中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的浑善达克沙地。是塞罕坝将北京和这片总面积5.2万平方公里的沙漠隔开,如果没有塞罕坝林场,那么相较于海拔40米的北京,只要在海拔1400多米的塞罕坝刮一阵风,就等于是从房顶直接往北京这片院子里扔沙子。

塞罕坝有多了不起,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塞罕坝的林地面积达112万亩,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将林场中的近五亿棵树排成行,够绕赤道12圈半。根据估算,塞罕坝林海固定二氧化碳可以达到86万吨,相当于86万个家庭的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每年释放59.84万吨氧气,相当于219万人一年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量。

但完成这样伟大的工程又有多难?当年第一代塞罕坝人有诗可为证“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白天来种树,夜宿草丛边”。在地上刨出半穴居的地窖,再架上几根杆子做门框,这就是他们居住的“马架子”,从沙地采雪融化成发黄的雪水,这就是他们的“饮用水”。即使是今天,为了将顽石遍地的石头山变成造福人类的绿水青山,塞罕坝人也仍然需要放弃一切机械化手段,肩扛马驮,镐刨钎铳,退回到最原始的纯人工方式。然而面对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塞罕坝人的回答,却是贴在马架子门框上的一副对联,上联“爬冰卧雪冷哭冻哭不在乎”,下联“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横批“乐在其中”。第一代塞罕坝林场党委书记王尚海,就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化身成为一片尚海林,永远地长眠在了这片曾经奋斗过的土地上。

在访谈中,现任塞罕坝林场场长陈智卿也常常流露和普通人不同的,用30年、40年的维度来衡量时间的习惯。而这也正是大多数塞罕坝人独特的时间观。而或许也正是这样看待时间、看待价值的方式。让他们能直面最恶劣的自然条件,携妻带子,奔赴塞罕坝奉献青春、奉献激情,参与这场最了不起的自然生态改造工程。

望海楼: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对像塞罕坝这样构建在高寒荒原上的人工林,创业难,守业自然更难。而林场人更熟悉的一句口号则是三分造,七分管,因为造林从来就不是一劳永逸的。1977年史无前例的雨凇灾害突然来袭,雨雪冰冻轮番进攻,让塞罕坝57万亩林地损失惨重;1980年林场一场罕见的特大干旱,又旱死树木12万亩,让林场职工欲哭无泪。而对于大片的人工林地,更可怕的还有森林火灾。虽然如今,塞罕坝立体化、高科技,保护卫星、探火雷达、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护空地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但及时分辨火情报警,有效遏制火灾发生,仍然离不开高山瞭望塔上护林员敏锐的眼睛。

刘军、齐淑艳夫妇就是林场中这诸多明亮的眼睛之一,他们长年坚守在望海楼中,白天要每15分钟做一次巡视,每15分钟报一次平安,就连吃饭也是要轮流在15分钟内解决战斗。这些15分钟一趟的巡视计划,构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难有交流的机会,甚至难得“碰面”。因为在巡视中,夫妻俩往往需要背向瞭望,各自守护着林海的不同方向。

在互联网世界,有一首流行于网络的情诗说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但对于塞罕坝1900米至高点上的诸多望海楼夫妻来说,在现实世界里,最遥远的距离,也许就是这样,“我们都在望海楼,但我在瞭望这边,你却在看护那边”。相比于网络的浪漫,这样的“遥远距离”或许更有一种忠贞的价值。

客土:你选择的路,就要一直走下去

毫无疑问,塞罕坝林海是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但完成这样的绿色奇迹,却少不了一个关键角色——客土。当塞罕坝人用钢钎子,一点点将石质地貌中的石头挖出来,形成70公分见方,30公分深的树坑之后,被回填到树坑中的,由别处运来的沃土就是“客土”。在贫瘠土壤中,必须要用这些“客土”为树苗保驾护航,才能让沙地中的一棵树,变成今天的一片“海”。从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到现任塞罕坝林场场长陈智卿,近60年历三代的塞罕坝人,都是这样的“客土”,当年因六女上坝而轰动全国的陈彦娴老人,更是其中的代表。

1964年,作为高中生的陈彦娴,受到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梁军事迹的感召。她和五位女同学,找到了当时塞罕坝林场第一任场长刘文仕,坚决要求到刚刚草创的塞罕坝林场工作。尽管有着不错的学科成绩,尽管当时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尽管还有父母的劝阻和不舍,但陈彦娴和同学们,还是决定要放弃高考,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最终家人拧不过陈彦娴,只好做出了放行。在临行前,父亲对陈彦娴做了一次专门的谈话,父亲对陈彦娴说“你选择的这条道不是那么好走的,你要会碰到很多的困难,你既然选择了就要一直走下去,坚持下去,千万不要给我们丢脸”。 陈彦娴则坚定的点了点头。

就这样陈彦娴成为了第一代塞罕坝人,和她一起的还有100多位平均年龄不到24岁,从各大中专院校校园刚刚走出来的毕业生。而最终,陈彦娴也和他们一样遵守了对父亲、对祖国的承诺。来到塞罕坝之后,从苗圃到植树,她这一干就是一辈子,直到今天年近八旬的陈彦娴仍然定居在塞罕坝林场所在的围场县,定居在自己奋斗了一生的地方。

当年这些年轻的“客土”们将最宝贵的青春,和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塞罕坝的土地,也将自己的名字与最伟大的人类生态工程事业联系在了一起。如今塞罕坝林业碳汇项目已经成为华北地区首个签发的国家级林业碳汇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国签发碳减排量最大的林业碳汇减排项目。从建场至今,投资仅仅18亿元的塞罕坝,实现了难以想象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回馈。

随风起伏的尚海林,眺望守卫望海楼,还有扎根大地“客土”,都成为了这些忠诚与奉献最好的见证。在我们的时代中,还有许许多多相信奉献的价值,信仰时间力量的人们,他们像这些塞罕坝人一样,实现了被时代回馈,足以无憾的人生成就。这是关于时间的正确选择,也是最与时代契合的人生。时代有我,君品相传。继续关注凤凰网,继续锁定《君品谈》,关于人生,关于时代,更多伟大的选择,更多出色的人物,更意涵深远的君品故事,华少还将继续在这里与您分享。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