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卖酒狼观察
“一场大战,方兴未艾!”今年四月份,一个酒瓶将新派白酒开山酒业、“中国十七大名酒”之一的宝丰酒业、胖东来商贸集团全部“卷进去”。
至今,再不见上述三方“隔空问答”,引发的业内讨论却没有停下。
1
一个酒瓶引发的“互怼!”
事发今年春糖,开山酒业突然出手,向展会举办方递交“知识产权投诉书”,认为宝丰酒业和胖东来商贸集团联合开发的“怼”酒产品与自身酒瓶相似,宝丰酒业方面涉嫌侵犯自身知识产权。
经查,展会方面出具书面文件,称经初步比对,怼酒涉嫌外观侵权,作出下架处理。
对此事,宝丰酒业方面表示,他们虽然及时做出了反应,并向有关方面提交了相应资料,却没有得到有效回复。
4月16日,开山酒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已经向法院提起诉讼,坚决捍卫自身知识产权。
需要大家注意到的是,在开山酒业官网的“资讯一栏”,有一篇发布于4月19日的文章,标题为《开山正式起诉“怼”酒侵犯知识产权》,言辞激烈,义愤填膺。
如“面对胖东来与宝丰酒业的侵犯之举,开山勇于维权,铿锵发声:白酒创新,不同侵犯!”“开山虽不及行业前辈之位,依然决定拿起法律武器而奋起反击,如继续沉默,侵权行为还会给中国酒业的创新带来阻碍。”
而最能表现开山酒业“情绪”的是,在这篇文章的结尾,附上了“一首诗”,内容为“他横任他横,清风拂山岗。白酒创新路,无人能阻挡!”
相对于略显激动的开山酒业,宝丰酒业则是“一脸无奈”。宝丰酒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酒的研发是从2014年启动的,在上市后,就开始申请包括包装、酒标的知识产权。
怼酒的各项工作启动时,开山酒业都还未注册,目前,怼酒的专利也申请下来了,同样是国家发放的证书,都受保护。
2
正义开山,惨遭“批驳”?
开山酒业认为自己是受害方,且是正在维护“白酒创新”的正义一方,认为宝丰酒业侵犯了其知识产权。
而宝丰酒业方面则是一再强调,怼酒也有国家下发的专利证书,都应受到保护。
4月份时,对于双方的各执一词,甚至是对薄公堂,业内普遍认为的结果是“不了了之!”
一方面,开山酒业所谓的“创新”,其实并没有其想的那么“不容侵犯”。
因为,早有业内人士指出,开山酒业旗下产品所使用的瓶子“瓶型”与日本“响酒”类似,两者有略微的不同,但观感上,却不能给人有明显的差别。
另一方面,白酒行业应该是一个“竞合”的整体,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开山酒业状告宝丰酒业一事,给消费者传递的信息并不好。
目前为止,从各大平台上消费者的评论来看,他们对此事的看法并没有聚集到“白酒创新”或是“企业维权”上,而是“蹭热点”与“贼喊捉贼”。部分评论内容如下:
1. 蹭热度而已,就算你打官司赢了,怼酒的瓶子换了,不买你的还是照样不买你的,许昌人和新乡人信任的不是酒,而是胖东来的品质保证,不明白的人多去几次胖东来就懂了;
2. 开山成了开价,你把你自己暴利的商业秘密公布了,不知道你以后还咋卖?开山这回估计要成开叉裤。反而把怼酒怼成名了;
3. 没喝过日威吗?开山是盗版日威響的酒瓶。
截止目前,开山酒业诉讼宝丰酒业、胖东来一事的热度下降,但仍有业内人士围绕此事进行讨论。
他们的观点是,白酒行业需要创新,“瓶型”上的创新没有问题且应该被重视,但前提是一定要有明显的“特点”,如江西四特酒生产的“四特十五年”。
假若不具备这个前提,还举着“维权、创新”的牌子就不合适。
此外,白酒生产企业,应该注重内部团结,突出协会的功能与作用,若非不可调和的矛盾,通过行业协会来沟通、解决,或许更省时、省力。同时,也避免了对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第三,大家必须明确,创新是加速白酒企业、品牌向前发展的方式方法之一,重视创新的同时,一定要确保品质过硬,与清晰、明确的品牌市场定位,切勿“因小而失大!”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