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的“秘笈”——天宝蕴物华,长于山峰藏于洞中
酒业
酒业 > 酒企风采 > 正文

郎的“秘笈”——天宝蕴物华,长于山峰藏于洞中

在郎酒庄园,“长在天宝峰、养在陶坛库、藏在天宝洞”的酱酒成长历程依托于四种储酒形态:高山峡谷储酒罐、室内陶坛库、露天陶坛酒库、天然藏酒溶洞群。

天宝峰是:二郎镇背靠的山峰,海拔近千米,似端坐的二郎神注目芸芸众生。川籍作家阿来说:“二郎镇的人、酒和自然山水是和谐共生的。起初我不太理解,直到在天宝峰,见到壮观的‘十里香广场’。正所谓‘开坛十里香,风来万家醉’,山顶这广场竟储有万个陶坛。它们从下至上整齐排列,像是气吞河山的千军万马。”解说员小熊说:“原酒在此露天储存,可使酒更加绵柔醇厚,陈香老熟。”小熊是镇上的“郎二代”,一家人都将酿酒作为志业,“我们是与郎酒紧紧在一起的。”

这万吨基酒陈酿加工后,将进人“天宝洞”储存。天宝洞是一处存放上等佳酿的洞穴,由天宝洞与地宝洞两个自然溶洞组成,两洞在山体内相通,有天然通道。小熊说,郎酒不仅酿酒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处宝洞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70年代,郎酒扩大再生产,苦找存酒之地。一日,厂里会计上山采药,无意中发现两个巨大天然溶洞。这不就是上天馈赠的天然酒库吗?经严密论证后,郎酒特启溶洞储酒。郎酒人懂感恩,将在高处洞命名为“天宝洞”,取天赐宝洞之意。

走进了天宝洞,也走进了大自然的秘密。这是一个旱洞,洞内常年恒温(19-21℃)、恒湿(60%-70%),冬暖夏凉,是酒发酵的最佳催化条件。上万平方米的溶洞,深逢开阔,摆放着万只酒坛,酒坛在点点暗光下深邃含蓄。安静伫立的它们似乎是有生命的、有呼吸的,从它们口中吐纳出来,满室暗香浮动。

我不禁轻抚酒坛,坛面是粗糙的,沉积物凹凸,有岁月之感。解说员解释,“这些都是酒苔”,即附着在外壁的酒分子旷日经年愈积愈厚后,形成的包含400多种微生物、数厘米厚的沉积物。酒苔能促新酒醇化老熟,它们周而复始,不停地新生与重生。当我好奇走到深处,突然被拦住,而远方依稀有条小径。解说员说,那是天宝洞至今未探明的尽头——20世纪70年代,郎酒人曾举着火把往里走了三天两夜,耗尽补给都未达尽头。至今,人们尚不知这处天赐宝洞究竟通往何方。

洞中往下有一处自然“天梯”,可直达地宝洞。与天宝洞的雄伟壮阔相比,地宝洞曲折蜿蜒。天与地,一上一下,上龙下风,宛如天造地设。天宝洞、地宝洞共储存优质白酒上万坛,它们是郎酒未来的重要保证。在近期举行的郎酒品质战略大会上,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庄重承诺,郎酒将提高产能,拓展酿酒生态区,控制酱酒销量,“存新酒、卖老酒”,把品质做到极致。

品酒是门很深的学问,讲究一看、二闻、三尝、四评定。二郎镇的郎酒是酱香白酒,年代越久,越呈现出黄金色泽。倒一杯20年陈酿,微微斜转酒杯,可见酒液略附杯壁,隔3厘米轻嗅,一股浓香扑鼻而来,是一种酱香与陈香的交织。我忍不住小抿一口,瞬间即感酒液从舌尖滑至两侧,再达舌根,布满舌面。这口不到2毫升的酒,醇厚丰满、细腻顺滑,还带点回甜。果然是好酒!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