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饱高眠真事业” ——漫谈苏轼的饮酒之道
酒业
酒业 > 酒业风云 > 正文

“醉饱高眠真事业” ——漫谈苏轼的饮酒之道

来源| 中国酒业协会CADA

苏轼的诗、文、赋、词中有数量不少的具有饮酒主题的作品存在,如苏轼的2300多首诗歌中有不下149首饮酒诗。如果说李白的饮酒诗体现了唐人纵情的酒文化,那么苏轼的诗歌则体现了宋人克制的酒文化。宋朝是一个经济发达,大众以酒相尚,文人饮酒为习的朝代,而且酿酒业非常发达。宋代文人可以饮酒、品茶、听曲、流连歌楼瓦肆,这些娱乐来自于市井,传到士大夫中间,都染上文人气质。在苏轼众多诗歌中相关饮酒的作品数量大,质量高,意蕴深刻,情感复杂,具有丰富的文人意识和个体的自我体验,内容丰富,角度多变,深沉内省,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化特征。苏轼本人“以酒为命”,深得酒中真味,其人旷达的人生态度亦与酒相关。

图片

苏轼对于饮酒的基本原则是适度,而贵酒中之味,他解释说“信妙理之疑神,始从味入”、“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和饮酒二十首》),而且认为醉与不醉无异,“决须饮此勿复辞,何用区区较醒醉”(《谢苏自之惠酒》),苏轼从理论上阐释饮酒的好处:“径得天真”“因既醉之适,方识此心之正”,并且在诗中对此作了解释, “人间本儿戏,颠倒略似兹。惟有醉时真,空洞了无疑”(《和饮酒二十首》)。原来他认为通过酒醉的状态可以直接达到人性的真实面,因醉而获得心灵的“正”,而不是虚伪与歪斜。苏轼提出了饮酒的种种好处,如饮酒能让人感受到心灵上的轻松和愉快,“湛若秋露,穆如春风”。饮酒还可以使人“兀尔坐忘”、“远害全身”。饮酒还有社会功能,如款待宾客,联络友谊,“浊者以饮吾仆,清者以酌吾友”。

苏轼还以老庄理论阐发酒观,苏轼的齐物观点体现在酒上,“吾饮少而辄醉兮,与百榼其均齐”,显然苏轼认为少饮与饮百榼的意义是一样的,饮酒在于知味、可乐、求真。苏轼进一步阐释这个道理说:

“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超然台记》)。

图片

苏轼还主张爱酒而不受制于酒。他主张以独立的姿态去“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而不须依傍经典。为物所牵,则受制于物,使人“眩乱反复”、“美恶横生”、“忧乐出焉”,反而失去人的真性,喝酒也是这个道理。如果过分饮酒则沉溺于酒,受酒控制,反而会失去其真。所以苏轼的饮酒诗之中始终坚持着一种思想,饮酒适度,半醉而已。他把喝酒尽兴与醉分开来说,认为饮酒尽兴并不一定要喝得大醉,他自己的经验是“少饮得径醉”,而能够沟通尽兴与醉的环节就是味。所谓酒中之味,苏轼在酒诗中认为只要能够体会到这个“味”,也就算是尽兴,而不一定要醉,有人要体会到这个味,可能必须喝醉,如李白,而有人不一定需要喝醉,就能体会到酒中之味,如苏轼自己,所以苏轼极力否认醉与不醉的差别,而且认为狂醉之后的行为并不足取。因此苏轼虽然爱酒却不像李白那样把灵魂都拘囚于酒,非得酒而不能得诗。

苏轼的酒中之味是有深刻涵义的。首先,“味”这个词在苏诗中的出现,代表了特定的内容。如食物的味道“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也包括酒的味道,如“谓之洞庭春色,色香味三绝”,指人物的气质,如“孝先风味也堪怜”,指平淡生活的味道,“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更包括饮酒带来的乐趣,“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饮酒的“情味”,感觉,如“诗病逢春转深痛,愁魔得酒暂奔忙。醒时情味吾能说,日在西南白草冈”。这是苏轼自己的诗歌中对“味”的解释。

图片

苏轼主张饮酒悟其味,即所谓酒中的真味,首先应指酒本身的味道,即能够识别酒的味道,苏轼酒量不算好,但擅于品酒与酿酒,自然是识得酒中之味。其次是饮酒对放松人的情绪所起的作用,消解愁绪,以及饮酒带给人的愉快感觉:“少年多病怯杯觞,老去方知此味长。万斛羁愁都似雪,一壶春酒若为汤”(《次韵乐著作送酒》),主要指的就是饮酒之味在这方面的内涵。最后,饮酒之味还有其精神内涵——以醉而悟道,“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醉白堂记》)。苏轼认为酒能复人之自然本性,酒后的醺然,能使人“游物初而神凝兮”,让平时受到多方约束的头脑稍稍放松,又能够保持在一种半清醒的状态,这样才能静观阅世,抛弃事物的伪装和外在形式,反而达到事物的实际和本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