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凤凰网酒业 翟庭俞
“十四五”新篇已经开启,“构建消费大市场”、“提升居民消费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十四五规划中的热词,为酒业发展和投资带来绝佳机遇。下一个五年,作为消费板块主力军之一的中国酒业,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新升级的凤凰网《酒业相对论》栏目,将携众多顶级酒业智库专家,一起辨证探讨,为大家带来非常值得期待的前沿思考、独立洞察和最新预判。
第一期《酒业相对论》,我们要探讨的话题是《下一个五年浓香如何攻与守?》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酱酒市场销售收入在1350亿左右,实现利润约550亿元,酱酒销售收入和利润双双同比增长20%以上,以全国规模以上白酒行业7%的产量,占据规上白酒企业20%的销售收入比重,瓜分40%左右的行业利润。
所以近年来,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营销精英,无论是咨询机构还是经销商,无论业内还是业外人士,都在潮涌般奔向火热的酱酒市场,也就不足为怪了。而更为可观的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坚信喝酱酒更健康,“茅粉”引领下的“酱粉”已逐渐遍布全球。
对于酱酒与日俱增的磁场边界和吸引力,浓香酒企们的危机感似乎表现得并不明显。他们的广告语仍一成不变地聚焦于窖池的年龄和历史故事。更有人问“浓香危机?谁下的结论?”
毕竟,历史上浓香白酒长期占据过半的市场份额,是市场占有率最高、消费人群最多的中国白酒。且目前的市场份额占比,依然是最大的。从销售收入占比来看,2018年浓香型白酒销售额占比接近 50%;酱香型白酒销售额占比约为20%;清香型白酒销售额占比约为13%,其他香型占比约为17%。
不过,最让人深感意外的是,浓香大本营四川,也开始转战酱酒市场。2020年,赤水河左岸的川派酱酒,正在聚沙成塔,悄悄崛起。泸州市计划200亿打造的茅溪镇,也即将打破人们对"川浓黔酱"的固有认知。
"黄金产业"的魅力已经势不可挡,不知道同处四川的宜宾、泸州等浓香优质产区作何感想,浓香酒下一个五年该如何应对?
2020年年底,凤凰网酒业记者在宜宾邀请到了三位酒业资深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
“浓香型白酒面临挑战,其实是整个酒类行业面临挑战,可乐、茶水、矿泉水、果汁,然后还有其他的各种酒水饮料,它们都有可能取代这个白酒的市场。”
“这个酱酒热的背后,我认为主要是浓香型和清香型发声有点小,或者讲故事讲着讲着自己不够自信了。因为咱们正面的声音小了,所以显得别的声音大了,而不是因为其他。”
“快消品的管理他强调科学,白酒的操作因为它要考虑到一个量价的平衡,操作的柔性很强。”
现场观点交锋、金句频出,精彩内容即将全网上线,敬请扫下方二维码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