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酒合一——《水浒传》中的酒文化探析(二)
酒业
酒业 > 酒业百科 > 正文

人酒合一——《水浒传》中的酒文化探析(二)

自古以来,文人与酒的结缘留下了无数精彩诗篇,而英雄与酒的结缘则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酒化作一股股新鲜血液在英雄的躯体里流淌,或抚慰受伤的心灵,或刺激英雄血性的爆发。可以说,无酒不英雄,水浒英雄无人不吃酒。但要论达到酒人合一、酒品即人品境界的则非鲁达与武松莫属。

鲁达的真本事、真性情,全在酒上出色生辉。第一次醉酒是在刚上五台山做和尚不久。时遇初冬天气,智深久静思动,大踏步走出山门,信步行到半山亭子上。心里正想酒哩,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付担桶上来。挑动智深酒瘾。智深先是央求,后是强抢,只顾舀冷酒吃。无移时,两桶酒吃了一桶。智深在亭子上坐了半日,酒却上来;下得亭子松树根边又坐了半歇,酒越涌上来。早把丛林规矩置诸脑后,袒胸露臂,扇著两个膀子一路打将上来,把一座清净丛林闹得鸡飞狗跳。 自从醉闹了这场,又受智真长老训诫,智深一连三四个月不敢出寺门。到了二月时令,忽一日天气暴暖。智深信步踱出山门,游览五台山景致,却意外发现一个五七百户人家的市镇。有菜场、酒店、面店等,好不热闹。智深又几月未见荤腥,直熬的清水流,见酒望子就入去买酒喝,却连遭拒绝,好不扫兴。最后智深寻思一计,来到一傍村小酒店,乔装过往僧人骗得店家信任,终于吃了一个痛快淋漓。他先是吃了十来碗,后又要了半只熟狗肉,吃得兴起,一连又吃了十来碗酒。吃得口滑,只顾讨,哪里肯住,无移时又吃了一桶。这次智深吃得豪放潇洒,共吃了二十来碗加一桶酒,真是所谓海量啊!此番大醉,打坏了金刚,摊折了凉亭,闹散了卷堂,驱打众僧,把一座好端端的丛林闹得天塌地陷。 第三次有声有色的喝酒行为则是在东京大相国寺的菜园里。当时三二十个泼皮正请智深饮酒。众人正在那里喧哄,只听门外老鸦刮刮地叫。智深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树上一个老鸦巢。智深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著;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倒拔垂杨柳体现出来的神力,正如他自己所说是“洒家一分酒只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的气力!” 智深两番醉酒大闹五台山、相国寺倒拔垂杨柳无不体现出他率性而为、天真烂漫的个性和力大无穷的真本事,以诗仙李白酒后洒脱天真的酒风神韵许之为酒仙,可也!

《水浒传》中能够与酒仙鲁智深相媲美的酒中英豪要推酒圣武松了。武松传十来回文字全在酒上出色生辉,写得光彩照耀。酒是武松豪侠性格的写照、是其盖世武功的源泉。终其一生,武松好酒使性,酒人合一,败由醉酒,成亦醉酒。 武松名震江湖的壮举是景阳冈打虎。金圣叹称赞作者“写虎能写活虎,写活虎能写其搏人,写虎搏人又能写其三搏不中。此皆是异样过人笔力。”而写人则写出了武松的神勇无敌,更写出了武松既是神人也是凡人,“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第二十二回)但武松打虎之所以写得如此出色生辉,全因前有饮酒一段妙文相衬。 武松来到阳谷县地面,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恰好来到“三碗不过冈”酒店。何谓“三碗不过冈”?酒家释曰:“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作‘三碗不过冈’”;“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初入口时,醇浓好吃,少刻时便倒。”这酒确实酒味醇厚,武松三碗酒下肚,不由连连称赞:“这酒好生有气力!”“好酒!”武松今日遇此美酒,直似他乡逢故知般欣喜,哪有不一醉方休之理?但酒家偏偏遮遮掩掩、推三阻四,不再将酒来,弄得人好不扫兴!酒家无奈又筛了三碗,武松又赞:“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还你一碗酒钱,只顾筛来。”酒家无奈一连又筛了三碗。武松吃得口滑,只顾要吃;吃得酒家也是心惊胆战,心有余悸,再也不敢筛酒来。这武松吃得兴起,却屡受店家阻拦,不由焦躁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引老爷性发,通教你屋里粉碎!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来!”吃酒如此蛮横无理,恐怕只有鲁智深才堪媲美了。酒家无奈,“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武松吃酒的这段文字,一路写来逶迤曲折、顿挫有致。虽仅有两人,但一问一答,吃酒斗口,却写得犹如乱花迷眼、热闹非常。俗话说:酒壮英雄胆。后来武松之所以在景阳冈上打得猛虎,正如他自己所津津乐道:“我却是没酒没本事!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若不是酒醉后了胆大,景阳冈上如何打得这只大虫?那时节,我须烂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势!” 武松英雄直是酒中英雄,醉打恶霸蒋门神是另一件堪与打虎相媲美的故事。在“三碗不过冈”酒店,武松吃酒的场所是固定的,人物也只有两个,一个连连讨酒,一个却多番拒酒,你讨我拒,场面毕竟略显冷清。但醉打蒋门神却写得异常火爆。“武松为施恩打蒋门神,其事也;武松饮酒,其文也。打蒋门神,其料也;饮酒,其珠玉锦绣之心也。”醉打蒋门神只是故事的材料而已,若按史家笔法大书一行:武松去打蒋门神,一路吃了三十五六碗酒,足矣。(第二十八回)但作者偏要把武松醉打蒋门神写成万众瞩目的焦点事件,翻新出奇,写得顿挫有致,犹如龙跳虎跃,热闹非常。 从孟州城到快活林有十四五里地,这是武松吃酒的酒场,而一路就有十二三家酒家;武松这次吃酒还特地颁下酒令:“无三不过望”,连饮三碗,起身便走;这次吃酒又预派行酒人,未到望边,先已筛满,三碗既毕,急急奔去;而“酒有酒时,炎暑乍消,金风飒起,解开衣襟,微风相吹”,此时吃酒能消暑解渴,倍增气力,故为最佳时节。武松一路吃了四十余碗酒,酒却涌上来,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作十分醉,前颠后偃,东倒西歪,直奔“快活林”来。武松假醉佯颠,其实早就瞅见了蒋门神,却暂且放过,而是直趋丁字路口大酒店。这酒店也是非同凡响,檐前立着望竿,上面挂着一个酒望子,写着四个大字:“河阳风月。”门前栏杆上插着两把销金旗;每把上五个金字“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店名文雅而响亮,“快活林”,不虚也!仅店中酒就有许多种类:有普通酒,有上等酒,还有一等上色的好酒。 武松瞅著醉眼,迳奔入酒店里来,故意调戏找渣,戏弄妇人,驱打酒保,然后使出平生绝学痛打蒋门神。要问武松为何要痛打蒋门神?非施恩父子小恩小惠之故也,而是“我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

鲁智深、武松堪称梁山江湖世界中的酒仙与酒圣。鲁智深喝酒以桶计,酒肉穿肠过,喝得豪放潇洒,有诗仙李白的喝酒风范;武松是美酒鉴赏家,善于品鉴,一边喝一边赞叹,喝得顿挫有致,有诗圣杜甫喝酒的神韵。故许鲁智深为酒仙、武松为酒圣,不为过也!

(来源:中国酒业协会CADA)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