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网络上有一个著名的梗:“给我来一杯82年的拉菲!”
这个梗中的“拉菲葡萄酒”以原产地在国外,一瓶售价高达数万元著称,能喝得起拉菲的一般都是非富即贵,用一瓶葡萄酒用来显摆自己的身价实在是装A于无形之中。
其实这一套玩法在古代就已经有了,而且当时葡萄酒更是有价无市,堪称贵族中的贵族,在东汉末年甚至发生过用一瓶葡萄酒换了一个大州刺史的故事。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三国故事中,蜀汉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名叫孟达,他原先是益州刘璋麾下,后来和法正一起迎接刘备入川立下功劳,被封为太守。
后来因为关羽战败,孟达没有出兵救援,他害怕刘备惩罚干脆投奔了魏国。后来孟达再打算投靠诸葛亮的时候,被司马懿千里奔袭斩首示众,成就了司马懿的威名。
本文的主角就是孟达的父亲孟他。
孟他根据古书《三辅决录》的记载是叫伯郎,名不令休,凉州人,这本书的注释中又说伯郎姓孟,名他,扶风人。
但暂且不管孟他到底叫啥名字,是哪里人,后面的故事情节就非常有意思了。
汉灵帝时期,皇帝只管骄奢淫逸,朝政大权基本上都在太监中常侍张让管理之下。张让权力有多大呢?汉灵帝经常对别人说:“张常侍是我父”。既然张让统管朝政大局,张让的家庭小事自然教给手底下的小太监负责了。
孟他这个时候仕途不顺,但是积累了一些钱财,看到张让权势滔天,于是打算想办法搭上这一条线,好当一个大官。
孟他这个时候啥都不是,自然没办法面见张让,于是孟他先从张让身边的太监入手,变卖家财,倾尽全力来结交这些小太监们,甚至和这些人结亲,通过联姻的手段把自己绑在张让这艘船上。
就这样过了几年,孟他几乎把全部家财都送给了张让家的小太监,这笔钱有多大呢,大到了让习惯于捉拿卡要的小太监们惭愧的程度。
这些小太监跟孟他说:你看你把全部家产都给我们了,你有啥要求呢,我们都尽量帮你办!
孟他很聪明,没有提给自己个官啥的,只是说:我就想有机会你们给我鞠个躬,把我当大官拜一拜就很满足了。
小太监们一看,这算啥要求,不痛不痒的还能把人情还了,于是都答应了。
当时张让权势太大,每天求见张让的人在门口排队,经常排到了几百辆车。孟他选了一个排队人最多的时候,故意最后一个到,然后丝毫不理睬其他排队的人,直接插队插到第一个,这个时候平常嚣张跋扈的小太监们,一个个都跟耗子见了猫似的,迎着车就拜见孟他,然后只把孟他放进门。
孟他这么一搞,门口排队的人都认为孟他肯定和张让有不清不楚的关系,既然见不到张让,让孟他传递一下也算是达成目的了。
于是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些见不到张让的人纷纷给孟他巨额的钱财和珍贵的宝物,让他帮着在张让跟前说说好话。
孟他拿着别人的钱和宝贝全部贿赂给张让,张让从来没有一下子收到这么多的钱,非常惊讶和开心,对孟他马上不一般了起来。
这在外人看来,这更是坐实了张让和孟他的关系。
孟他最后拿出来了一斛珍贵的蒲桃酒(葡萄酒)送给张让,张让觉得这个孟他太会来事了,凉州这里是大汉朝和西域的必经之路,上好的葡萄酒肯定要从这里经过,于是就直接让孟他当了凉州刺史。
孟他也是终于得偿所愿了。
在几百年后,历朝历代的大诗人、大文豪在喝葡萄酒的时候,都会想起这个典故,许多人都忍不住写下了名篇。
唐代的大诗人刘禹锡在《葡萄歌》里写道:“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
看来从古至今,大家对葡萄酒换凉州刺史还都是耿耿于怀啊!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