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30年:20年前积累深厚实力 为黄金十年打下基础
酒业
酒业 > 酒闻播报 > 正文

名酒30年:20年前积累深厚实力 为黄金十年打下基础

图

1997年以来,各大名酒企业迎来快速发展的上升期,无论是在技术提升、人才储备,还是在品牌建设、市场扩展上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投入和改进。葡萄酒、啤酒、黄酒等名酒企业在各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实力,企业形态进一步向现代企业转变,为后来“黄金十年”的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

增强技术创新,提质增效

技术是酒企生产、发展的核心,随着工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技术水品不断提升,酒类企业在经过早期的积累之后,在这一时期迎来一次技术的爆发,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研发水平等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在产品质量和能效上达到双提升,为下一步的发展积攒技术实力。

1997年,张裕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科技发展委员会。1999年,张裕技术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后,顺利通过山东省经委组织的专家评审,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成为当时国内葡萄酒行业唯一一家具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资格的企业,为张裕的科技研发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支持。1996年~2000年期间,张裕投入了2.5亿元,引进世界先进生产设备,完成年产4万吨的国家级技术改造项目。2.9万吨白兰地技改项目、2.8万吨新增葡萄酒技改项目、2万吨灌装生产线设备等的相继引入,大大提高了产品更新换代的能力。

同样,长城也不断在技术方面加大投入。从1992年起至1996年,长城就已经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1999年9月时,长城又引进了世界一流的灌装生产线并投入使用,这是国内第一条每小时能生产2万瓶的灌装生产线,这一举措使长城干型酒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达到3万吨。同时,长城还投入巨资,对科研设备、科技人才不断进行更新、储备,这使得长城葡萄酒的品质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1997年,王朝也在葡萄种植上发力,开发了葡萄生产基地9000亩,其中包括6000亩的红葡萄品种,为增产干红葡萄酒打下基础。2000年入世以后,王朝推动技术现代化发展,通过将科研人员派出国学习,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等手段,不断提升其技术竞争力,在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与有关单位合作研发了计算机控温发酵技术,使产品质量有了新突破。此外,王朝推行绿色环保技术发展,2001年王朝获得德国莱茵公司颁发的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证书,拿到全国葡萄酒生产企业第一张通往国外市场的“环保绿卡”。

作为啤酒行业中的国家名酒,青岛啤酒始终把科研技术当做企业发展的根基,早在1994年,青岛啤酒就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了青岛啤酒科研大楼,为青岛啤酒接下来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1999年,青岛啤酒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究“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青岛啤酒酵母工程菌”项目签约。这个项目的开发研究,填补了中国啤酒行业在分子生物学上的空白,开创了啤酒生产的新途径。

绍兴黄酒集团一直致力于设备改造和技术提升,投资1.2亿元对相关技术领域进行改造提升,提高了生产技术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在随后的几年,黄酒集团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将计算机、空调等现代设备应用到黄酒的发酵和生产上,打破传统模式,提升了产品品质。截至1999年,黄酒集团已经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优质黄酒年生产能力达到11万吨,为日后的扩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品牌建设,扩大市场占有率

随着酒行业的不断发展,酒企在品牌、市场等方面的建设不断增强。扩大品牌影响、增强市场竞争力成为这一时期葡萄酒、啤酒、黄酒等名酒企业发展的主旋律,这也为其下一个阶段的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张裕在经过前期的发展之后,逐步向着实施名牌战略、全面拓展市场的方向发展,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创新营销策略等手段,在国内外市场进行了有效的扩展。张裕改变模式,由过去的单纯追求销售收入的增长改变为追求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的市场占有率,围绕其XO级、VSOP级、VO级、低度XO可雅白兰地及干红、干白等10多个中高档新品,导入CI战略,扩大名牌产品的品牌效应,在国内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建立了严密的销售网络。在“1998年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实际购买品牌、1999年购物首选品牌”三项评选指标中,张裕葡萄酒均位居第一。2000年,张裕与五粮液、青岛啤酒一同被新闻媒体并称为“国酒三巨头”。

长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产品结构以中高档为主,市场重点以大城市、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和旅游城市为主,逐步向中小城市渗透。2000年,其通过加强市场和客户管理,实行先付款后提货的制度,制定对客户的奖励政策,对重点地区实施政策倾斜等有效措施,使其市场占有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王朝在经过10多年的发展之后,1997年1~7月就已经实现产值2.65亿元,同比增长36.6%,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王朝也适时推出了原料国产化、企业规模化、产品系列化、市场网络化等应对手段。1997年,王朝葡萄酒在全国商场系列商品调查中销售额及市场占有率均名列第一,并于1998年被国家统计局授予证书。

在1997年举行的“96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结果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啤酒以33.43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榜首,其品牌优势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稳固了市场占有率。根据青岛啤酒1999年年度报告显示,1999年青岛啤酒产销量首次突破百万吨,位居全国第一,比1998年增长90%以上,销售收入实现244544万元,同比增长41%,经济效益也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公司占全国啤酒市场的份额由1998年的2.8%提高至5.2%,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和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啤酒生产商。随着其对品牌的不断建设,2000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上,青岛啤酒品牌价值59.45亿元,充分彰显其行业龙头的风范。

在市场建设上,1998年,青岛啤酒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实施以低成本扩张为核心的“新鲜度管理”资本运营战略,实现厂商直接到消费者的直供模式,持续扩大了市场占有率。2000年可以称为青岛啤酒的“扩张年”,其设立青岛啤酒渭南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其开始大规模进军西部市场的重要动作,青岛啤酒的市场占有率从1996年的2%提高到5%。2001年,青岛啤酒收购四川省泸州市火炬啤酒厂,意味着其“扩张年”画上圆满句号,其在西部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1998年,绍兴黄酒集团改变经营方式,主动出击开拓市场,将过去代理商经营绍兴酒的模式改变为开设直销窗口,于1998年9月在上海开设“古越龙山”绍兴酒专卖店。通过直销窗口,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1999年初,“古越龙山”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全国黄酒品牌中唯一的国家驰名商标。驰名商标的认定,提升了“古越龙山”商标的含金量和知名度,增强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商标造假侵权问题,为企业提供了法律保护。此外,2001年,“古越龙山”开设网上黄酒专卖店,凭借其庞大的资金资源、货源资源、零售网点、配送力量以及品牌力量,“古越龙山”正在突破原有的传统销售模式,向现代品牌营销转变。

增资扩股,向国际市场发展

早期的积累使各酒种的企业建立起初步的发展规模,1997年~2001年期间,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企业股份制的优势逐渐显露,部分名酒企业开始向国外市场扩展。

1997年,张裕B股在深圳正式上市,这对于张裕的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影响,对张裕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98年,借助第二届APEC,张裕海外客商订货量达15个集装箱,成交总金额21万多美元,产品出口取得历史性突破。2000年,张裕A股增发上市,成为其再次发展的助推器,巩固其市场地位。2001年8月,张裕与卡斯特展开全面合作,并建立起第一家国内葡萄酒庄园。这对于张裕顺利转轨WTO,进一步开辟欧洲及国际市场意义重大。

王朝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成立专门的销售队伍,通过参加国际性的展销会、评比会,研究开发国际市场,王朝经过不断扩展成为中国231个驻外使馆的接待饮品,为产品开拓全球市场创造了条件。截至2000年,王朝几十种产品远销英美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望日渐高涨,被国际葡萄酒局列为世界名牌产品。

1997年,在美国的1100多种啤酒当中,青岛啤酒已占到其进口啤酒的第9位,并成功向非华人地区渗透。在那时,青岛啤酒已经发展巩固了36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并又与12个国家新建立了代理关系。其不断在海外市场扩展,增大广告投放力度,1998年,青岛啤酒欧洲市场份额比上一年同期增长7%,北美市场增长30%。1999年,在中国加入WTO前夕,青啤抓住机遇, 大力拓展东南亚、北美和欧洲市场,建立区域销售公司,提前布局以迎接加入世贸所带来的出口减税利好,这也扩大了青岛啤酒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度。同时,青啤回购H股,开海外上市国企之先河,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998年,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建伟等赴美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市场考察,旨在打开欧美黄酒市场。从1994年该公司取得外贸经营自主权后,先后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设立总经销商,促进黄酒跨出国门,抢占国际市场份额。1999年1~10月,古越龙山自营出口黄酒2395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6.32%,其通过对市场客户的紧密维护,在国际市场上逐渐站稳脚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