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酒类综合性科普著作《国酒》在泸州老窖首发
酒业
酒业 > 酒闻播报 > 正文

中国首部酒类综合性科普著作《国酒》在泸州老窖首发

文丨酒业家团队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各产业百废俱兴。白酒在此时列入了国务院制定的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彼时,四川糖酒工业科学研究室(现四川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联合各部门开启“泸州老窖试点”工作,即泸州老窖大曲酒传统酿造工艺的查定总结。据悉,这项工作集结了15个单位、59名技术专家。经过两年时间的收集整理,1959年,中国第一本白酒酿造专业教科书《泸州老窖大曲酒》正式由轻工业出版社于北京印刷出版。

60年后,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孙宝国院士主编的首部中国酒类综合性科普读物——《国酒》一书于6月19日在泸州老窖举行首发仪式。

 一个甲子,两部中国白酒里程碑式书籍在泸州老窖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1

首部酒类综合性科普著作《国酒》在泸州首发

6月19日,以“品国酒 阅中国”为主题的孙宝国院士《国酒》首发仪式暨《泸州老窖大曲酒》出版60周年纪念活动在泸州1573国窖广场举行。

 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周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国白酒泰斗陈茂椿之子陈尚智,中国白酒泰斗周恒刚之女周心明,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沈才洪等嘉宾,各高校专家学者以及茅台、五粮液、汾酒等企业代表出席,共同见证中国酒业传承创新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

仪式上,中国第一部酒类综合性科普著作《国酒》全球首发。据了解,《国酒》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作序,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主编,聚焦于占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白酒、黄酒产业。

作为香料和食品化学专家,孙宝国在9年前毅然投身白酒研究领域,提出了白酒“健康、风味双导向”的发展思路,倡导白酒生产现代化、市场国际化。

当天仪式现场,孙宝国在谈及创作初衷时表示,目前业界及大众对中国白酒和黄酒的了解不足,因此主编《国酒》是一份责任,在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引导白酒和黄酒科学认知的同时,也助力中国白酒现代化和国际化。据悉,明年《国酒》一书将面向全球推出英文版本。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

刘淼表示,《国酒》一书首次从中国酒类产业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国酒”的整体定义,以清晰简明、通俗严谨的语言首次将中国白酒和黄酒的概念、特色、代表品牌和企业进行了集中介绍,“是社会大众和海外消费者了解中国酒、研究中国酒、品味中国酒的一部百科全书。” 

2

《泸州老窖大曲酒》迎来出版60周年

巧合的是,《国酒》面世之际,也适逢中国第一本白酒酿造专业教科书《泸州老窖大曲酒》出版60周年。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在现场指出,1959年中国首部白酒酿造专业教科书《泸州老窖大曲酒》的出版推广,首次将泸州老窖人的“独门秘技”在全行业进行了广泛传播与实践,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和质量水平。

在当天访谈活动上,陈尚智回忆父亲陈茂椿主持泸州老窖试点工作时也表示,《泸州老窖大曲酒》一书是通过大量实验和实践,“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系统整理了泸州老窖大曲酒操作法及制曲工艺,使之规范化和易于学习推广。

“将《国酒》首发仪式放在这里举行,是泸州老窖的殊荣。《国酒》首发与《泸州老窖大曲酒》出版60周年同时举行,是时间上是偶然,也是发展上的必然。”刘淼表示,《泸州老窖大曲酒》的出版是中国白酒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该书的指引下,中国酒类产业创新发展走过一轮甲子。而现在,另一部中国酒类首部大众类科普性书籍《国酒》应运而生,正从另外一个维度对中国酒业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伴随着几百年国窖窖池的芳香,两本书在这里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对话的内容是泸州老窖的浓香工艺、文化内涵、品牌自信与品质保障。”中国白酒泰斗周恒刚之女周心明也在现场感慨万千。

 为了面向更广的人群传扬中国酒文化,泸州老窖与孙宝国现场将《泸州老窖大曲酒》和《国酒》两本著作捐赠给国家图书馆收藏,向世界展示中国白酒产业在传承创新方面取得的新成绩。

 3

践行文化使命 泸州老窖助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作为“浓香鼻祖”,泸州老窖一直推动浓香型白酒的传承与发展;作为物质、非物质文化“双国宝单位”,泸州老窖也始终以传承、弘扬中国酒文化为使命。

泸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付小平在致辞中介绍道,2018年泸州市实现营收805亿元,在四川省占比34%,在全国市场中占比15%。其中,浓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75%。这与泸州老窖的贡献密不可分。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沈才洪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沈才洪在当天访谈中也提及,泸州老窖从1915年获得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到建国后蝉联五届中国名酒称号;从1996年连续使用400多年的1573国宝窖池群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2014年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泸州老窖的技术传承和创新一直以来都得到了行业、国家和国际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泸州老窖通过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让世界品味中国”全球文化之旅、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等系列活动坚持文化引领,走出国门,不断实现国际跨越。

对泸州老窖未来的发展,沈才洪概括为“品质创新,品牌革命”八个字,泸州老窖将向白酒智能化、健康化和国际化方向前进。

值得关注的是,孙宝国在现场直言,目前中国蒸馏酒在世界上占比仅有40%,中国进口烈酒远高于白酒出口量,从这一层面看,中国白酒走向世界任重道远。《国酒》的推出,就是在“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力求更广泛地普及白酒和黄酒知识,增强以酒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自信。 

刘淼对这一观点表达了认同,他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正如泸州老窖以“让中国白酒的质量看得见”作为质量理念,坚持对中国白酒高质量的关注,坚持对中国文化尤其是酒文化传播,才能共同推动中国白酒走出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