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张问陶:衔杯却爱泸州好
酒业
酒业 > 酒文化 > 正文

诗人张问陶:衔杯却爱泸州好

《泸州》三首(其一)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泸州》三首(其二)

旃檀风过一船香,处处楼台架石梁。

小李将军金碧画,零星摹出古江阳。

   

《泸州》三首(其三)

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

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

——张问陶《泸州》三首

这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冬天,张问陶从成都出发,经乐山、宜宾顺江而下,留停泸州之后,饮泸州大曲酒时写下的诗句。观此诗诗意盎然,豪放而秀逸、恣肆而有书卷气,可谓百看不厌、韵味无穷。

这三首七绝写尽了当时的酒城风貌,虽然距今已有两百多年,但仍被不断传颂,成为了吟诵泸州这座酒城的千古绝唱。

张问陶(公元1764—1814年)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清代著名诗人。

张问陶是世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船山幼传家学,天赋异禀,读书过目成诵,十岁能诗,才华横溢。他一生游历天下,诗作5000余首,现存诗歌3500余首,被誉为“清代蜀中第一才子”。

张问陶做诗“于从前诸人之外别辟胜境”——

空灵缥渺、绝妙清新,像李商隐;

奔腾豪放、奇雄跌宕,似李太白;

平和清淡、意韵深远,又像陶渊明。

《清史稿·文苑传》本传称:“国朝二百年来,蜀中诗人以张问陶为最”,戴吉双《四川懦林文苑传》亦赞张问陶“固李太白、苏东坡、虞伯生、杨升庵之后一人也,诚蜀中亦大家矣。”

长江滚滚东逝水,浪花翻飞数百年。翻滚的江水低声咆哮着从泸州湍湍而过,顺江而下的张问陶停船观景,举杯邀月,一咏长沱江水、忠山浅雪、城下人家,二咏风帆香橙、霞光酒影、杯中新月,此时纵有万般愁绪,都化在这浓香清洌的大曲酒里了。

何况去年高中进士,仕途一片光明,正该壮怀激烈,饮酒高歌。

有诗曰——

《题沽酒待归图》

龙泉烟绕寺,风坡雪压枝。

倚望遥呼急,踏歌夜归迟。

营沟沽窖酒,宝山寻老梅。

待把琼浆饮,醉吟子美诗。

从营沟头打来窖酒,到宝山就着子美诗,喝酒赏梅,这该是何等快意之事。

“暂贮冰盘开窖酒,衔杯清绝故乡天”(《峡中谢人送桔柚》),泸州大曲酒清洌甘爽,令人衔杯回味、乡思如缕,遥望天际,似乎就是故乡那清澈的天了。那一刻,酒不醉人人自醉,船山先生已经在泸酒里深深沉醉了。

自古豪客侠士、迁客骚人,寄情于酒,借酒浇愁,却不曾想举杯浇愁愁更愁,哪知船山先生却是“禁愁凭蜀酒,扶醉一开颜”(《晓泊泸州》),自是别有一番心境。

可见,泸州美酒在船山先生心里不仅是激发灵感的杯中物,更是解愁开颜的良药呢。

作为中华民族的酒文化瑰宝,泸州美酒不仅陶醉了古老的巴山蜀水,更陶醉了名流千古的墨客诗人。

巴蜀诗豪张问陶如此钟情于泸酒,执春秋笔、写不朽文,诗情画意向世人再现出两百年多前的酒城泸州,泸州大曲得遇如此知音,实乃有幸。

如今,在泸州城南营沟头,在1573国宝窖池旁耸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这是泸州老窖国窖人为纪念张问陶而建的“船山楼”,这不仅是对张问陶在泸州饮泸酒而留下的印证,更是为泸酒在星华璀璨的诗歌史上留下的一段千古佳话。

来源:泸州老窖企业文化中心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