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如何理解金融时代的“认钱不认人”?


来源:凤凰网酒业

中国人与金钱的羁绊,似乎永远说不清道不明。中国人爱不爱钱,那是真的爱,但又仅限于在心里爱。“谈钱伤了感情”、“认钱不认人”听起来都像是很丢人的事情。

中国人与金钱的羁绊,似乎永远说不清道不明。中国人爱不爱钱,那是真的爱,但又仅限于在心里爱。“谈钱伤了感情”、“认钱不认人”听起来都像是很丢人的事情。

在本周四的推送里,陈志武教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人的财富观《陈志武:被误解的金融与背锅的货币》。(超链接)

独到新锐的观点,引发不少读者的思考。看来在以市场原则主导的社会里,“认钱不认人”这个带有明显拜金意味的贬义标签,或许另有其他角度的解释。


“不认人”,是客观公平的保证

陈教授在节目中讲到,在以关系决定一切的社会,寒门子弟就没有可能进入上升的通道。同等分数下,教师子女优先录取;同等机会下,领导亲戚优先升职;足球教练选苗子,不看球踢得好不好,就看孩子爹是谁......

中国式“关系”充斥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实从古时起便引起了国家重视。

早在汉朝时,中国就实行了“举贤避亲”的择才标准。唐朝武后当政期间,科举制首创“糊名法”,遮住考生个人信息。在现代,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地面向全社会招标和竞拍。

无论认什么,首先不认人才是客观与公平的保证。“认钱”,赋予了货币更多意义。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上,货币一直是以社会公认的“一般等价物”而存在,由此你才能够用一张钱买一只鸡,一摞钱买一辆车,一箱钱买一套房子。

社会进入金融时代后,货币显然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社会运行基准逐渐地去身份化、去家庭背景化,转而变得高度货币化,由市场决定。走后门再也拿不到项目了,老爹的名字也不值钱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寒门子弟可以公平地进入上升通道。

“认钱不认人”,相信中国人的智慧

诚如陈志武教授所言,中国人一方面追求着金钱的交换价值,一方面又对金钱有着这样那样的误解与防备。其实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人的财富观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在曾经的时代,财富意味着错误,要被人看不起。而随着中国崛起,财富意味着奋斗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人崇拜马云、马化腾这些富豪,因为在财富的背后,伟大的企业正背负着社会前进。中国人的财富观,正在“认钱”的正面激励下潜移默化地升级。

数千年前,人类以高明的智慧发明了货币,福泽后世至今。而今天,人类依然可以用智慧赋予货币新的使命,金融市场有着属于自己的运行规则,“认钱不认人”,不讲关系,只讲“钱”。

[责任编辑:范雅楠]

标签:中国人 社会

凤凰酒业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