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新疆焉耆:葡萄来了 10万亩茫茫戈壁变绿洲


来源:凤凰网酒业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凤凰网酒业:http://jiu.ifeng.com/“我们这个区原来这10万亩是茫茫戈壁、寸草不生,大家把一片荒滩戈壁变成了一片葡园绿洲,又在这片绿洲上打造出了世界级的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凤凰网酒业:http://jiu.ifeng.com/

“我们这个区原来这10万亩是茫茫戈壁、寸草不生,大家把一片荒滩戈壁变成了一片葡园绿洲,又在这片绿洲上打造出了世界级的美酒,这应该是我们焉耆人奋斗的精神。”尽管主政焉耆还不足一年,但在接受凤凰网酒业专访时,谈起焉耆的“葡萄酒”,焉耆县县委书记徐卫东如数家珍。从1998年开始,焉耆县就举全县之力发展葡萄酒产业,“捡起的戈壁滩的石头可以堆成几座山,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种植葡萄,它是我们的创业过程”,徐卫东把政府近些年所做的努力当做和企业一起“创业”。

焉耆县县委书记徐卫东出席中菲酒庄微电影发布活动。张凯翔/摄

走在国内前列 焉耆葡萄酒产业规模初现

55万亩酿酒葡萄基地,种植面积占全国四分之一,取得QS认证的葡萄酒生产企业近70家……近二十年来,新疆葡萄酒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全国葡萄种植面积和葡萄酒产量最大的省份;形成了石河子—玛纳斯、伊犁、和硕—焉耆、吐鲁番—哈密四个产区,培育了中菲、乡都、楼兰、新天、伊珠等在疆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葡萄酒品牌。

这其中,焉耆盆地脱颖而出,在疆内多次斩获国际大奖。仅焉耆一县,就获得世界级、国家级各类奖项85项;2014、2015年两年内,获得各类专业奖项40个以上。

这里曾是一片荒石戈壁。黄小米/摄

“焉耆盆地将成为未来全世界最优葡萄酒的原料生产基地之一”,很多国内外知名葡萄酒专家的现场论证,为这一产区增添了更多信心。从地理位置上看,焉耆盆地北倚天山,属于中温带的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少,蒸发量大,无霜期177天。平均气温8.7度,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98.7毫米;年平均日照数3079.3小时;土壤属于8.0偏碱性土壤;年平均蒸发量1860.4毫米,这种气候有利于酿酒葡萄糖分和养分的积累,无病虫害发生,不使用农药;而南邻博斯腾湖,湖面蒸发,波光返照,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对葡萄生长也极为有利,可以生产出高端优质的葡萄酒。

霍拉山脚下的葡萄园。张凯翔/摄

数据显示,2015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全州定植酿酒葡萄面积达22.28万亩,挂果面积近10万亩,约占全疆的45%和25%,葡萄产量近4万吨;同时,相继引进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梅鹿辄、霞多丽、雷司令等30多个优良栽培品种,实现了良种化栽培。

作为巴州主要的葡萄酒产区,焉耆县目前共有葡萄酒生产企业37家,年产能力近10万吨,以“乡都”“中菲”“芳香庄园”“和硕特”“瑞峰”“元森”“伯年”等为代表的一批葡萄酒品牌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新疆著名商标,并多次在国内外葡萄酒评酒大赛中获奖。焉耆盆地葡萄酒产业规模初见。

“焉耆确实已经在酿酒葡萄种植规范、栽培方式、管理、酒品等方面,站在了国内产区前列”,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多次来到焉耆,他直言焉耆对国内葡萄酒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示范性。”

政企分工明确 让企业在焉耆“干成事情”

一切产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当我决定作为葡萄酒产业顾问的时候,我经过了自己的判断,焉耆县政府是重要的一个因素”,有着“当代中国学院派葡萄酒教父”之称的李德美教授,受聘为焉耆县葡萄产业顾问,他不仅对这里的气候颇多青睐,更对当地政府为发展葡萄酒产业所做的努力赞赏有加。

北京农学院教授、焉耆县葡萄酒产业顾问李德美为大家讲解葡萄酒品鉴。张凯翔/摄

“在规划葡萄酒产业政策上,焉耆县政府是按照市场规律来引导产业发展的”,李德美教授对凤凰酒业君表示,政府做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修路、水电、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企业家则是把资金拿进来,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项目上。“在政策规划下,焉耆县是新疆最为活跃的葡萄酒产区,产业发展的也比较良性”,李德美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焉耆县就举全县之力发展葡萄酒产业,据徐卫东介绍,目前县里有专门的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指导扶持当地的葡萄种植产业发展,“政府就做好政府该做的事,为全县营造一个‘亲商、安商、爱商、敬商’的氛围”。

据了解,当地政府从葡萄基地“一平二备三通”(平整土地、完备防风林带和防洪工程、通路通电通水)基础设施建设到葡萄苗木、滴灌补贴、农机补贴以及葡萄种植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支持以及技术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障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单从资金看,近几年,焉耆县政府在支持葡萄酒产业方面累积投入1.5个亿,这些资金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企业补贴和人才引进。“我们把基础设施先建好,道路、防护林、电力、水利等齐备,企业就可以直接搭建、发展”,徐卫东表示,在基础设施方面,焉耆县的葡萄酒企业不需要花一分钱,“企业只需要选好苗子,找人种植,这就是它做的,剩下的事情我们政府来干。”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葡萄酒行业更是如此。如何能让技术人员留在茫茫戈壁种葡萄、酿葡萄酒?徐卫东提出了4点:“我们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两条路,用感情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你把人引对了,别的都不是事儿。”

虽然地处新疆腹地,但焉耆可谓山水相伴,茫茫10万亩葡萄园碧叶连天,“这就是环境留人”,环境之外,政府也引导并补贴企业提高人才待遇,“我们需要顶尖的、领军级的人才”,徐卫东表示,“这些人必须在国家、世界有一定的知名度,要干就要干好,不能引进一帮不干事、干不了事的人,这就是我们的理念,也是政府对企业的要求。”

焉耆的“路子”是与众不同的,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琦这样评价:政府扎扎实实做政府该做的事情,企业做好企业该做的事情,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基于这样一条“路子”,徐卫东对县域的葡萄酒产业发展信心十足,“到处都在搞建设,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平均两天就有一家企业注册,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以57%的速度在上升,民营投资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徐卫东感慨,‘亲商、安商、爱商、敬商’不是嘴上说说,要落实在行动上,有了好的发展环境,企业才能扎下根来,对政府来说“解放思想的程度就是发展的速度,必须解放思想,让企业在焉耆干成事情。”

带动就业致富当地 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葡萄酒产值的背后是企业对当地经济尤其是就业岗位的贡献。数据显示,仅焉耆县葡萄种植基地农忙季的季节性吸纳劳动力总量约20万工天,季节性吸纳劳动力近5000人,常年固定使用劳动力近2000人,带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增收2300万元。附带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相关的酿酒、制瓶、纸箱、运输、饮食服务产业的人员按500人计算的话,每年可以为焉耆县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超过3500个,按照农民工每年8个月的工作时间计算,每月2000元工资,可以为农民工增收1.6万元左右,总收入可达5600万。

采摘季,这里汇聚了很多务工者。张凯翔/摄

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给县里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徐卫东表示,葡萄酒产业涉及一产、二产、三产,是综合产业,一产农业要种植,二产工业要深加工,三产旅游要服务,一二三产综合发展,解决了很多老百姓就业的问题,而且“焉耆县都远远不够了,还有南疆广大地区的人都到焉耆打工挣钱,在这个区域内,焉耆的农忙务工在南疆都是有名的。”

数据显示,葡萄酒产业为当地农民增收超过50%,“从全县来说,十三五期间我们按照产值300亿的目标迈进,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葡萄酒、葡萄系列产品的科技含量,让它真正富裕人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徐卫东说。

除了经济效益,种植葡萄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也不容忽视。焉耆盆地所有的葡萄种植田都需要从开垦荒地开始,如今,大面积茫茫戈壁滩已经被整齐划一的葡萄园取代。

“就在前两天,我们取得了国家的有机绿色示范基地,同时在前两年里,我们取得了焉耆葡萄酒产业地理标志的认证,应该说给我们下一步绿色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今后我们依然会不断加大投资环境的改善,加大政府投入和科技创新的力量”,徐卫东把这些归结为“葡萄酒+绿色”,通过发展葡萄酒产业,既有了经济收益,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带动一批人就业,让一批人致富,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也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这是双赢的。”

面对未来,徐卫东非常坚定,“我们现在真的信心满满,下一步将重点提升整个产区的凝聚力,让大家树立产区品牌意识,形成合力、共同发展”,徐卫东表示,葡萄酒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做好了可以是百年、千年基业的大事,“这是一种战略定位,我们要把他开拓好。”

是的,10万亩欣欣向荣的葡园绿洲,正昭示着一个新兴葡萄酒产区的崛起。

扫一扫上方二维码关注凤凰酒业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黄蓉]

标签:葡萄酒 焉耆 新疆

凤凰酒业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